-
072022-04
武汉大学吴兆丰老师应邀到历史文化学院做学术讲座
2022年3月29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史学名家系列讲座”第118期在“腾讯会议”平台线上进行。本次讲座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吴兆丰担任主讲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彭勇教授担任评议人,蔡亚龙副教授主持。吴兆丰老师的报告题目是《政治与思想之间:明代宦官史研究的多维向度》。在报告伊始,吴老师对题目进行了阐释。在传统的印象中,宦官研究和思想研究似乎没有关系,但任何政治的实践与运行必然会影响到思想观...
-
292022-03
南京大学特木勒教授应邀为历史文化学院做学术讲座
2022年3月22日晚,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特木勒教授为我院2021级博士生举办题为《满蒙文文献里的汉语音韵》讲座,该讲座亦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史学名家系列讲座第117场。讲座采用腾讯会议的线上方式,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及科研单位二百余人参加了旁听。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哈斯巴根教授主持,院长彭勇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令志教授等人线上出席。根据哈斯巴根教授介绍,南京大学是中国民族史研究的重镇。特木勒教授2001年于南京大...
-
282022-03
历史文化学院赴信息化建设管理处调研三交史数据库中心建设工作
2022年3月25日上午,历史文化学院彭勇院长带队赴信息化建设管理处,专题调研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数据库中心建设工作。信息化建设管理处处长马传连、副处长马佳楠热情接待了彭勇院长一行,并就相关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讨论。历史文化学院彭勇院长介绍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数据库中心的建设背景和主要目标,指出中心的建设得到国家民委和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将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程和中国史一级...
-
212022-03
我院周琼教授获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近日,我院周琼教授负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研究丛书》获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西南地区具有气候多样、生态系统多样、民族文化多样的特征,但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亦是中国自然灾害多样性、频发性特征突出的地区。本丛书旨在对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防灾减灾的记忆、思想、应对方式和地方性知识等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面调查,服务于国家民族政策的制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现实需求,...
-
182022-03
讲座纪要|陕西师范大学杜文玉教授应邀到历史文化学院做学术讲座
2022年3月15日晚19点到21点,中国唐史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文玉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1级硕博研究生及其他历史爱好者,开设了一场题为《五代十国时期的西北疆域与地缘地位》的云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蒋爱花副教授主持,共计二百余名师生参加。讲座内容分为四节:一、西北疆域的变化。从公元907年—960年,这一历史时期称为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指吴...
-
142022-03
讲座纪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吕文利教授为历史文化学院做学术讲座
2022年3月8日傍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北部边疆研究室主任、我校兼职博士生导师吕文利教授为我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开设了一场云讲座,题目是:“清代蒙古入藏熬茶与嵌入式互动格局的形成”。本次讲座由彭勇教授主持,总计百余位师生参加。吕老师长期以来深耕于中国边疆史研究,成果丰硕,此次所讲亦是其多年思考的结晶。吕老师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基本史料源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清代满文《熬茶档》与《夷使档》...
-
072022-03
讲座纪要|李鸿宾教授做《中国中古都城位移背后的权力与族群之关联》学术讲座
2022年3月1日晚,李鸿宾教授在腾讯会议平台举办了题为《中国中古都城位移背后的权力与族群之关联》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是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课程“中国史学科前沿及理论方法”的第一课,高峰时校内外师生将近两百人参加会议。本次课程凝结了李鸿宾教授近年来对于中古权力、疆域、族群与王朝国家的思考,选择从“都城位移”的角度切入。授课伊始,李教授进行了解题,讲座不是从历史地理角度,而是从地缘政治角度解答...
-
032022-03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作部署会在京召开
1月25日,《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作部署会在京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会议认真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对“三交”史编纂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党组书记、主任陈小江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侍俊传达相关会议精神,国家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勇主持会议,国家民委专职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党委...
-
012022-03
我院周琼教授等著《中国环境史纲》公开出版发行
图书封面周琼教授等著的《中国环境史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22年2月正式出版发行。中国环境史学是一门方兴未艾的新史学,尽管目前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学科理论方法尚未形成体系,学界对诸多基本环境史学问题的认识亦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对环境史的定义、内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学科属性进行探讨和深入的总结,以厘清环境史的叙事范式及其研究理路。《中国环境史纲》回答了“什么是环境史”之问,勾勒了环境史的兴...
-
132021-12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开题论证会顺利举行
12月12日,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编号21ZDA06)开题论证会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会议室顺利召开。 国家民委协调推进司二级巡视员张世保,北京行政学院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高寿仙,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曹刚华,以及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尚衍斌教授和赵令志教授担任开题论证专家。北京市社科联和中央民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