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公告 > 信息发布 > 正文

“生态纽带:自然圣境与生命空间变迁”环境史高端学术论坛纪实

【发布日期:2023-07-10 | 点击数:

2023年7月8日上午九时整,“生态纽带:自然圣境与生命空间变迁”环境史高端学术论坛在中央民族大学海淀校区知行堂隆重举行。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校长郭广生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郭广生校长代表学校对此次环境史高端学术论坛的召开和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郭校长介绍了中央民族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为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中央民族大学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地,为祖国边疆输送人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有着独特的使命和特色。

3DA81

郭校长指出,参与和组织“三交”史编纂工程就是进一步强化学校特色的契机,是我校历史学科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转型升级的一次重大机遇,将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报效国家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3EE9D

最后,郭广生校长表示,希望在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的帮助下,我们一起努力把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环境史学科建设,以及“三交”史编纂工作做好,在服务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我们学校历史学科的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并祝会议圆满成功。

开幕式由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彭勇教授主持。主席台就坐的有北京大学古地理与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史学会历史地理研究会辛德勇教授,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发起人王利华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图书馆馆长钞晓鸿教授,开幕式致辞专家对环境史研究的创新问题意识、现实价值及使命做了明确的阐释,介绍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及计划,对主办此次会议的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北京大学古地理与古文献研究中心、中国环境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承办方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三交”史研究中心、中国环境史研究中心(筹)以及为举办此次会议付出巨大努力的周琼教授表示感谢。

531EA

参加开幕式的还有来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办公室、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专家代表,《近代史研究》、《清史研究》、《史学集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农史》、《社会科学战线》等著名学术刊物编辑部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审,以及人民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著名出版机构的代表也参加此次盛会。

4D3E6

上午十时,在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主持下,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夏明方、南京大学马俊亚、西南大学蓝勇、北京大学邓辉等五位教授在大会上做了主旨发言。王子今教授《“塞下禽兽尽”与南匈奴“北归”:汉代草原生态史考察》从“呼韩邪竟北归庭”的历史细节、“塞下鸟兽尽”则“北归”的生存史逻辑等六个方面分析汉代草原生态环境变化对南匈奴迁移的影响。

6C961

夏明方教授《江河之间:历史时期的治水工程与华夏生态一体化构建》以江河何所归、何所际、何所害、何所利、何所美论述“治水社会”,提出了关于“华夏生态共同体”研究的初步设想。

73805

马俊亚教授《明清南河地区的国家工程与生态变迁》聚焦京杭大运河的江南段,从“苏北人工黄河之弊”、“平原水库洪泽湖”、“水下城镇-城镇鱼窟”、“洪灾与小冰期质疑”、“民众应对—躺平”等角度论述明清时期南河生态变迁的原因以及政府和民间的应对举措。

4B6A3

蓝勇教授《中国饮食文化演进与自然环境响应》在临近饭点之际生动讲述了中国饮食的食材食料、烹饪方法、味道味型、用餐方式等的演进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激发了在场许多师生的兴趣,蓝勇老师还热情地邀请大家到西南大学做客,许诺亲自下厨欢迎各位师友,引起会场一阵阵欢笑和掌声。

4ED21

邓辉教授《历史时期永定河变迁及其对京津冀平原水系格局的影响》从京津冀平原现代地形特点、京津冀平原水系格局变化过程等方面分析了永定河在历史时期的变迁对京津冀平原水系格局的影响。

6A5C5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上海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辽宁大学、日本学习院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吉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吉首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西南林业大学、贵州医科大学、长沙师范学院等高校数十名环境史专家莅临会议,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陈鹏副教授、副院长盛肖霞、二级教授李鸿宾、古代史钟焓教授、历史地理教研室主任黄义军教授,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马金生、世界环境史青年学者陈林博、乌昵尔等教师参加了此次盛会并做了学术报告。

743BE

此外,《中国环境史报》等新闻媒体,校内外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代表30人参加了会议。

5F91E

在两天时间里,论坛进行了分组讨论,围绕“环境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与应用”、“生命地理空间变迁史的演变与影响”、“自然圣境与民族环境变迁的互动关系”、“生态纽带的重要价值与作用以及中华民族生态智慧的现代适应”等主题进行了研讨。

85723

2023年7月8日14点在文华楼1326会议室进行了会场一的分组发言。上半场的主题为“自然环境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厦门大学钞晓鸿教授从现实环境中的物候异像、学者与画家关于黄鹂与玉兰的物候争议、清末民初的课文与插图变化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利用图像进行环境史研究,并认为图像资料不仅可以拓展环境史的史料来源,而且丰富并深化环境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李鸿宾教授认为环境史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现代学术研究的产物,指出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产生和当代环境意识的提高是环境史作为学科存在的逻辑基础,提出族群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人群在适应具体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分化,从而形成了“族群”和“民族”。吉首大学终身教授杨庭硕先生认为木本农业被边缘化的历史文化成因是受国家权力历史性选择所致,希望改变以往历史沉积下来的过于偏重草本农业的研究取向,推进我国木本农业的当代转型。北京林业大学张连伟教授从中国森林史研究的进程、进路、存在的问题和展望这四个方面,探究了森林变迁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历史,回顾中国森林史研究的历程。中央民族大学黄义军教授从采集原料对农业及环境的影响、烧瓷造成的空气污染,原料短缺及其应对,燃料短缺及其应对,从业人员带来的环境承载压力以及瓷业生产与传统环境观的冲突等六个方面进行汇报,讨论了古代瓷业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应对和调适。中央民族大学钟焓教授则对历史上自匈奴以来直到蒙古的游牧于蒙古草原及其附近的少数民族均存在将一年中相对重要的祭祀活动安排在暖季时节(夏秋两季)开展的现象与成因进行了讨论。上半场六位专家发言后,南开大学杰出教授王利华老师进行了评议。与会专家针对环境史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短暂的茶歇过后,下半场以“民族交融与生态智慧”为题进行发言。

陕西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张云梳理了梳理西藏传统生态观的形成,考察了西藏生态观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探讨了传统生态观在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乃至协调社会,促进文明演进中的价值。吉首大学罗康隆教授以一个苗族村落(潘寨)为案例,分析其以独特的农耕智慧建构起了自己的“地方性知识体系”,指出农耕知识在其历史进程中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得以形成与壮大,并随之而发生变迁,这种情形在“地方性”与“情境性”的延续中,形塑与优化了地方社会的资源配置。中央民族大学周琼教授分析阐述了各民族因敬畏自然而特别选择、划定形成的“自然圣境”的含义,指出不同民族的自然圣境因民族生存环境不一样,其生态环境与自然生物的类型及其生态效应也因之不同。贵州民族大学杨成教授以贵州为例,详细论述了石漠化形成的三个阶段,以及石漠化与玉米的关系,指出玉米在石漠化地区存在“适应性负效应”的现象。贵州师范大学刘荣昆教授指出历史时期基诺族在生态安全、物质层面对森林的利用程度较高;森林利用与保护表现出较强的整体性,形成以护林为轴心的“用林——护林——用林”双向循环运转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林人共生格局。下半场五位专家发言后,由中山大学党委常委谢湜副校长进行评议。与会专家针对宗教生活与生态纽带、生态纽带和生命空间、自然圣境和空间变迁的关系问题等展开了热烈讨论。

740BD

“生态纽带:自然圣境与生命空间变迁”环境史高端学术论坛分会场二于2023年7月8日下午2时在文华楼1327会议室召开,该会场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场的主题是“生态纽带的价值与作用”,上海师范大学张剑光教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院徐再荣老师分别做主持、评议人。

生态纽带是人与自然之间重要的连接点,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作用。辽宁大学滕海键教授首先作了题为“约翰•缪尔的荒野思想及其对美国荒野保护实践的历史贡献”的报告,重新挖掘了约翰·缪尔丰富深刻的荒野思想,特别是关于自然有机体及自然内在价值的认识,以及对文明的质疑和批判。南开大学付成双教授以“全球环境问题与传统生态智慧:以北美印第安人为中心的考察”为题,梳理了主要的全球环境问题,提出了北美印第安人的传统生态智慧和应对策略,评述了传统生态智慧的现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国荣教授作了题为“国家安全与环境保护——以美国水土保持起步阶段的宣传为例”的报告,梳理了20世纪30年代之前美国政府如何向社会公众宣传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从而促进水土保持工作。南京农业大学卢勇教授的发言主题是《从破坏到和谐:明清时期长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变迁与特色农业发展》,他探讨了明清以来的因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引发当地生态环境的巨大变迁,但与此同时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遭遇瓶颈,当地百姓或被迫或主动进行技术革新,域内一些颇具特色的农业系统得以形成,并逆向推动了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好转。中央民族大学陈林博讲师以“‘企鹅’词源演变与生态变迁”为题探讨了“企鹅”一词是如何成为南半球企鹅的专属俗名,论述了变动中的企鹅一词,不仅成为了北极企鹅灭绝的见证者,又为当今的南极企鹅保护敲响了警钟。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后、中央民族大学讲师乌昵尔的发言主题是《一战后英帝国殖民扩张对中东椰枣业的环境影响探析》,主要论述了英帝国对中东椰枣产地的环境条件进行了改造,可是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不仅造成了椰枣产量的下降,出现了多重环境问题,同时在非殖民化进程中也对伊拉克造成了持续的负面影响。

685F8

短暂茶歇过后,下半场“生命地理空间变迁史”接续展开,《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史学编辑室主任刘莉与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卢勇分别担任主持、评议人。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发展中心主任龚胜生教授作了题为“东北大鼠疫的传播网络及其死亡空间分异”的报告。龚教授以清末爆发的东北大鼠疫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计量分析方法和地理空间信息分析方法对传播网络和空间分异进行研究。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剑光教授发表了“何处是归宿:唐五代南方城市民众的墓葬环境——以扬州为例的探索”为主题的报告。张教授通过对唐五代扬州地区石刻文献的综合分析,总结扬州地区墓葬修建的距离方位,认为风水环境是影响墓址选择的重要因素;扬州城市土地有限、人口繁密,有限的土地也影响了时人对于墓地的购买倾向和埋葬需求。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主任李玉尚教授以“雍正山东天津沿海海程考”为发言主题,通过雍正年间《即墨县志》记载的一条海程内容,考订海洋环境对于渔商行船的影响,分析沿海渔商定位航行、信风利用、地标岛屿等特殊情景下的航海知识和环境认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马金生则以“当代中国殡葬改革的地理生态视角”题作了报告,指出殡葬改革源于人地矛盾,与人地关系紧密关联,认为丧葬习俗是人类社会基于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地域文化系统的产物,在此基础上不同的地域系统孕育不同的葬俗,而不同的葬俗也反映着不同族群对自然和自身生命及其社会关系的独特体验。因而殡葬改革的重点应该回到和谐统一的人地关系、因地制宜的创造创新以及结合人文地理的深化试点上来,从而进一步指出了殡葬改革的新议程。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史和生态文化研究室主任樊宝敏教授以“论实施大规模‘鲁农迁蒙’生态移民工程”为题探讨了鲁人迁蒙的生态移民可行性问题,樊教授首先回顾鲁、蒙两省生态不平衡性、黄河流域森林生态变迁的历史规律,进而提出鲁人迁蒙生态移民的可行措施和基本构想,从而推动两地生态均衡及环境保护。

在9日上午的闭幕式主题报告会上,北京大学古地理与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史学会历史地理研究会辛德勇教授的《五嶽聖山的演變與中華民族早期的核心地域》、湖北大学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郑晓云教授的《水历史是什么与为什么》、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主编周宏伟教授的《中国古代都城迁移的内生动力》、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骨架民委重点实验室主任龙春林教授的《独龙族传统生态智慧与生态适应》、郑州大学科技史研究中心主任王星光教授的《生态环境变迁与黄河文化的形成略论》等报告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在闭幕式最后的致辞环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谢湜教授肯定了这场成功的学术盛宴对中国环境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创新领域拓展、研究方法及路径深化等方面的价值及作用,指出环境史学具备跨学科的自觉;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环境史研究中心(筹)配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规划,通过系列活动带动环境史研究,提取中国历史以来各民族的生态智慧,探究历史时期的人们通过社会机制解决生态危机的同时,也运用生态智慧来解决社会危机的经验和路径,具有重大的学术与现实意义。

4BD21

随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彭勇院长与会议主办方代表周琼教授先后致谢辞。

9日下午14:00,与会专家进行学术研讨后,为了进一步将环境史学术研究与现实生态治理、环境恢复的实际结合起来,前往永定河文化博物馆、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河水域生态修复龙泉湾参观考察和进行实地调研;在博物馆参观了“平西抗日斗争史展”、“从历史走来的门头沟”陈列展,专家们进一步了解了永定河环境变迁的历史。在永定河龙泉湾水域生态修复段,与会专家亲自到永定河边,走近河边,亲眼见到了清澈的河水,两岸碧绿的植被,看到了河流两岸生态修复的良好效果,并与门头沟水务局工作人员进行了永定河引水工程及水质改善的交流及探讨。北京大学永定河研究专家邓辉教授和中国环境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钞晓鸿教授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专家们对永定河引水、续水的生态影响,以及永定河源头河尾的生态整体治理、修复等问题比较关注,提出水作为生物生存及生态系统存续的重要资源,建议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用应该统筹源头、水尾,区域均衡用水,不能让一个地区占用过多水资源导致其他地区的水资源处于枯竭状态,只有从生态整体来考虑及布局,水生态文明建设、永定河生态修复才能取得有效进展。此次考察,进一步为环境史与现实生态环境变迁的对话及沟通提供了契机,深化了环境史创新性研究及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供稿:郭佳慧、张晶云、彭茜璐、唐雨静、郭少妮、杨俊涛

供图:高翔、唐雨静、田佳文

初审:冷淼

复审:赵逸妍、周琼

终审:彭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