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学院是中央民族大学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办学历史悠久、特色鲜明。1952年院系调整时,清华大学历史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一批教授加盟中央民族大学。蒙元史专家翁独健、辽金史专家傅乐焕、清史专家王锺翰、中西交通史专家张锡彤,社会学、民族学专家吴文藻、潘光旦、费孝通、林耀华等学术前辈,共同创建了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学科。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学院以“立足主流,突出特色”为建设目标,形成了以中国民族史为特色,以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为支柱的学科构架,是海内外历史学研究、尤其是民族历史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镇,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进入国家“双一流”高水平学科建设序列。
目前,学院拥有历史学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历史学专业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1995年),教育部历史学特色专业,是教育部“历史学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建设专业,国家民委“中国史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本科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19年),入选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课程3门,入选教育部本科生“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单位(2020年),获评教育部首批“新文科”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2021年),获批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2022年),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2014年,2023年),国家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23年,排名第一)。
研究生培养拥有中国史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世界史硕士一级学位授权点、民族学二级方向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的博士、硕士授权点,以及学科教学(历史)、博物馆两个专业硕士点。现有学术型博士生导师22人(兼职博导6人)、学术型硕士生导师30人(兼职硕导1人)、专业型硕士生导师18人。
学院建设有国家民委“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历史与地理研究基地(培育)”,有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缅甸研究中心”,有中国边疆民族历史研究院、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中心等校能科研平台,以及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研究中心等2个院级科研平台。拥有历史文化学院资料室和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历史与地理研究基地资料室等2个专业资料室。
学院科学研究特色鲜明,成果丰硕。正在组织承担国家“十四五”重大文化工程《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作,近五年来学院在职老师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冷门绝学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获得国家高等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23年)。
学院现有教职工52人,其中专任教师34人,包括教授11人,副教授7人,讲师16人,均具有博士学位;管理行政人员11人,博士后7人。学院组建有北方民族史、南方民族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等5个学术团队,设有民族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等4个教研室。党政管理设有学院(党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本科教学管理办公室、研究生教学管理办公室、图书资料室、“三交”史编纂工作办公室等。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学院党建与学科事业发展深度融合。2023年,学院党委获评学校基层党组织荣誉。学院名师荟萃,现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北京市教学(青年)名师4人,国家民委教学名师1人,4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称号,2人是“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7人获“宝钢优秀教师”称号,5人是中央民族大学“十佳教师”,2人入选北京市青年骨干人才计划,4人入选国家民委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 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蒙曼教授获得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2019年)。
一、招聘人员类型
202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含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非应届调入人员)。
二、招聘岗位
1、岗位类型:教学科研岗
2、岗位职责:
(1)承担所在学科的教学科研和教学基地 、学科建设工作;
(2)高水平讲授本专业课程,同时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培养学生;
(3)创造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学术专著,主持或参与重要科研项目;
(4)积极参与学院服务,并完成学院交办的相关工作。
3、专业方向:中国史0602 世界史0603
4、学历及其他要求:博士研究生
5、岗位需求:
京外应届(1人)
京内应届(1人)
非应届(3人)
三、招聘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品行,热爱教育事业。
3.具备招聘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
4.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5.非本校在职教职工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及其他近亲属。
6.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和高校应届毕业生等人员需符合国家规定的当年申请办理在京就业相关条件。
(二)具体条件
1.教学科研岗位
(1)选聘人员应具有教育部认可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经历,并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具体要求见岗位需求表。
(2)应届毕业生应符合应届毕业生接收落户年龄等有关要求。非应届毕业生,中级及以下职称人员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人文社科类、艺术类、体育类人员原则上不得超过40周岁(198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理工、医学类人员原则上不得超过38周岁(1986年1月1日以后出生)。
(3)选聘人员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以及应聘岗位所需的专业或者技能条件。
(三)其他要求及说明
1.202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包括京内生源和京外生源,京内生源是指已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的毕业生(不含北京高校集体户口),京外生源办理相关落户事宜应符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北京市有关规定。应聘者年龄不超过35周岁,其中京外生源硕士研究生不超过30周岁(1994年1月1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后出生)。
应届毕业生接收范围为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培养方式为非定向(不含各类委培生、定向生),就读最高学历期间未与任何单位存在劳动(录用、聘用)关系、未缴纳职工社会保险,按时毕业并取得相应学历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取得相应学历学位时间必须在2024年12月31日前)。
2.留学回国人员应于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之间获得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并学成回国,且未经派遣、在国(境)外学习时间1年以上(360天以上)、出国前已与原工作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符合非北京籍留学回国人员申请办理在京就业落户手续的相关要求。
3.非应届调入人员原则上应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
4.有关岗位专业要求参考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年4月更新版)》。应聘人员专业接近但不在上述目录中的,可直接拨打报名电话进行咨询了解。
5.所有招聘人员根据学院工作安排,需到海淀校区和丰台校区工作。
四、招聘人员实施预聘制管理
按照《中央民族大学公开招聘管理办法》,学校对新进事业编制人员实施预聘制度。预聘制设预聘助理教授、预聘副教授。预聘期满未能达到相应长聘岗位条件者解除聘用,具备长聘岗位申报条件者可转为长聘人员。
五、招聘人员待遇
1.按事业编制聘用,按规定解决本人及其配偶、子女北京户口。
2.提供具有行业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学校发放基础绩效工资,学院根据个人贡献发放奖励绩效工资。
3.为子女提供附属幼儿园和附属中学(含初中、高中)优质教育资源。
4.按规定配租丰台校区保障性住房。
六、招聘程序
(一)报名。
1.截止时间2024年3月31日。
2.报名网址http://zhaopin.muc.edu.cn。
3.报名信息中须标明主要社会关系(父母、配偶、子女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
4.报名时须在招聘网站上传以下材料:
(1)所在学校、单位或档案存放机构出具的个人政治鉴定(内容包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言行表现情况、思想政治表现情况,师德师风鉴定,及有无违法犯罪记录、参加宗教活动等情况);
(2)各阶段学历学位证书或教育部学籍在线认证报告;
(3)3封同行业专家推荐信(包含推荐专家签名、联系电话、邮箱信息);
(4)个人未来3-5年学术研究规划和计划;
(5)提交2门拟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其中1门为专业课程、1门为通识课程),教学大纲应包括课程目标、进程安排及主要方法、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方法、课程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选用教材与参考书目等内容。
(二)按照程序进行遴选考察,并研究确定拟聘人选。
(三)如因应聘人员主动放弃,可视情况按照考核考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递补,或不予递补。
七、联系方式
1.人事处咨询电话:010-68932319;
2.招聘网站技术支持电话:18600864833;
3.历史文化学院院办咨询电话:010-6893 6039 (赵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