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科教学 > 实践创新 > 正文

历史文化学院2021级强基班大创结题验收评审会纪要

【发布日期:2024-06-07 | 点击数:

2024年5月31日晚7时,历史文化学院2021级强基班大学生创新项目结题验收评审会在山西省大同市美晶酒店会议室(线下)和腾讯会议(线上)同步召开。彭勇院长、陈鹏副院长、各大创项目指导教师,以及2021级、2022级、2023级历史强基班学生共45人出席了本次评审会。

彭勇院长首先发表开幕致辞,表示本次评审会是继2023年强基班在承德进行大创结项会后的又一次尝试,是强基班近两年学习及科研成果的集中展示。此外,彭勇院长亦对组织本次教学参观的陈林博老师、何永智老师、吴天宇老师、安劭凡老师、申沚凡老师及2021级强基班的诸位大创指导老师表示了问候与感谢,并祝愿评审会取得圆满成功。致辞结束后,评审会正式开始。2021级强基班的15位同学依次针对项目进行5分钟的汇报,指导教师针对研究内容进行3分钟的点评。

李梓桐同学的《中国面条文化发展及对日影响刍议》研究了面条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在日本的传播。中国面条传入日本后,最早作为贵族食品而存在,随后得到民众的喜爱。其中拉面由于日本近代工业化发展而迅速传播,二战期间被政府禁止食用,战后则作为“能量恢复料理”而得到推广。罗敏老师认为项目梳理了中国面条文化发展及对日本的影响,但在历史图像的复刻制作上还需进一步加强。

毕文阳同学的《东汉后期军事领导体制研究——以凉州为中心》通过爬梳传世史籍,分析了东汉后期军事领导体制,并探讨了中央与地方的军事设置、军队编制及非作战指挥人员所扮演的关键角色。研究亦聚焦于特定地区,试图为理解东汉末年政治军事格局提供更加全面而深入的视角。雷虹霁老师认为,该研究借鉴了现代军事理论,有一定的创新性。今后可扩大对同时期其他军事集团的深入研究,建立比较视角,以进一步丰富研究主题。

侯清扬同学的《历史考证与游戏文本建构的通俗化——以甘露之变为原型的剧本杀创作》选取甘露之变作为原型故事,以“历史假设”为方法论指导,探索基于史实的游戏文本再创作。历史文创剧本杀作为历史科普的新尝试,其本身的多结局导向与复杂多变的历史可能性天然相适应,在强互动性、强娱乐性的前提下,既能调动参与历史科普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历史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陈林博老师认为这一项目将历史科普和游戏形式结合是最大的创新点,在此基础上有详实的史料考证,因此既有历史研究的严谨也有游戏的趣味性,但对于成品的展示应更加丰富。

米禄同学的《唐代茯苓药材业及其社会意义》研究了唐代茯苓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情况,其中又以茯苓药业中的各环节、茯苓药业中不同人群的基本活动和互动关系、茯苓对于唐代不同人群的不同意义等问题为主要内容。蒋爱花老师指出,唐代的茯苓药业相关史料相对零散,相关研究较少,米禄同学的研究融合了植物学和中医药学的研究,同时运用了社会史的学术理论,体现了跨学科思维碰撞的特点。

王萱同学的《15-19世纪西南地区狼灾研究——以方志为中心》研究了15-19世纪西南地区的人狼矛盾。整理并分析了狼灾的时空分布、诱因、应对及衍生出的狼灾文化。研究指出,明清时期西南地区的狼灾既是其本质,也是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写照。陈林博老师代周琼老师发言,本研究中对基础性史料的梳理是一大挑战,并希望未来对方志中的狼灾概念、微观视角下当地群众对狼灾的认识进行深入挖掘。

黄碧苑同学的《云南藏传佛教寺庙历史――以噶丹松赞林寺为例》通过梳理史料、实地访谈、测量、绘图等方式,归纳整理了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噶丹松赞林寺的历史,并深入研究藏传佛教寺庙艺术。噶丹松赞林寺是云南省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康熙十八年(1679)由五世达赖奏请康熙皇帝赦准修建,寺庙建筑群依藏传佛教曼荼罗式格局分布,而其单体建筑多为汉藏合璧式。魏建东老师认为本研究采取了实地调研的重要方式,并对寺庙建筑形式及布局进行考察,实为难得,未来可通过使用多语种文献对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杨梓铭同学的《从日常饮食到文化符号――近代以来京西稻变迁的社会史研究》采用社会史视角,通过民国时期京西稻田管理权、用水纠纷以及基层群体生活三条线索,探究京西稻在近代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变迁,及由此折射出不同时代的时代特征,从而展现民国时期的社会治理困境。安劭凡老师认为本研究基本完成了预期目标,重视使用原始文献,但缺乏理论支撑,并且受制于档案文献的欠缺,对微观史视角下基层群体的生活状况分析略显不足。

万李锦芳同学的《长城背后:试论北魏与柔然之族群关系及其势力消长——以今包头地区长城遗存为例》通过研究泰常八年(423)长城之修筑及六镇长城两个案例,揭示北魏修筑长城的心态,从而揭示北魏的战略由进攻向防御的转变,并由此探求北魏与柔然的关系。何永智老师代李鸿宾老师发言,认为这一研究以包头地区的长城遗存为重点,采取了恰当的切入点,史料较为充足,做到了文图搭配,希望以此为基点,加强论文的写作基本功,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和深化。

乔怡苒同学的《明清时期关中地区拴马桩研究——兼论西北地区多民族文化融合》通过研究明清时期陕西关中地区的拴马桩中的艺术形象,探究此类民间艺术在反映祈福消灾等民俗意蕴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西北地区民族融合历史。同时,也对拴马桩的现存情况进行了调查,试图由此挖掘其文化底蕴。彭勇老师认为,文章较好地完成了研究目标,史料运用较为得当,锻炼了学术能力,未来可再就部分内容加以深入研究。

郭晨曦同学的《世界范围内黑帮兴起与发展历史及溯源分析——以19世纪中叶-20世纪40年代美意两国黑手党社区为例》以美国和意大利的黑手党为典型案例,从多个角度对两国黑手党的发展历程、产生因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同时将黑手党与中国的黑帮组织川西袍哥进行了对比研究,由吴天宇老师代蒙曼老师发言,认为在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写作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学术素养,条理清晰,论证充分,但在一手史料和外文史料的引用与分析上仍显不足。

赵震宇同学的《利刃高悬:核武器与美国冷战宣传研究 1945-1990——以核电影为考察对象》以影像史学的研究视角,将核电影作为研究对象,以冷战时期的核政策发展史、核禁试谈判史、“文化冷战”宣传史及反核运动史为研究背景,研究核电影本身的历史脉络、核电影与核问题的互动史及核电影所反映的核意识形态发展史。胡晔老师认为文章的题材具有一定创新性,但部分表述仍显夸大,对于核电影的界定不够清晰,应该借鉴更多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范式加以阐释。

张丹彦同学的《社会福利制度发展过程中的儿童权益保障问题——以工业革命前后的英国为视角》旨在探讨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及其对儿童问题的影响。通过对历史背景的详细分析,回顾相关文献和历史档案,力图揭示工业化进程中儿童福利所面临的问题,并为现代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提供历史借鉴。章毅君老师肯定了选题与一手资料的应用,同时建议深化结语部分的写作,将儿童生存境遇的改变置于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同时加强对社会福利制度的论述,更清晰地展示儿童问题的缓和。

周婧圆同学的《行于纸上—基于DW技术的〈明代东西洋航海图〉线上展》选择可综合各种交互效果和展示一定量文本的线上展为宣传方式,以体现明代中晚期民间贸易与中西文化交流的《明代东西洋航海图》为承载体,试图为公众提供线上接触明代海洋文化的途径。黄义军老师认为该项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做到了信息技术和历史的结合,实现了跨学科的交流,但在实践中过分强调技术运用,容易忽视史学本身价值,希望对此加以重视。

朱绍铭同学的《从纯粹娱乐到文化艺术的分野——中国电子游戏发展史及其过程中的符号模型构造》以文化意义回溯中国国产电子游戏近四十年的来从经历“文化焦虑”下的单机游戏时代,到延续抵抗“文化殖民主义”话语体系的网络游戏时代,再到走向多元开放的结局的嬗变过程。在对国产电子游戏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现实体验”与“虚拟体验”进行解析。严赛老师认为选题具有创新性,使用了人类学理论,美中不足的是调研未能进行。

顾学澄同学的《明清时期苏州市镇文化消费需求探究》通过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对明清时期苏州市镇文化消费进行探究,从而探索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流行与传承,为江南地域文化探究及经济消费形式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丁慧倩老师认为这一研究对不同阶层、身份、性别的民众之文化消费内容进行了梳理,通过陆巷村的个案分析,讨论了消费活动与文化风貌之间的关系。项目报告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史料详实。

汇报结束后,陈鹏副院长首先预祝强基班赴大同教学参观取得圆满成功,回顾了我院强基计划的建设情况,肯定了强基班的学术能力和思考能力,并向2021级强基班指导导师表示问候和感谢。

致辞结束后,2021级强基班大创结题验收评审会圆满落幕。

供稿:21历史强基 乔怡苒

初审:陈林博

复审:孙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