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级历史学实验班教学参观|暮春探访十三陵,历史文韵共赏研
千枝萌翠绿,万蝶逐嫣红。2024年4月20日,历史文化学院2022级历史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实验班的同学在班主任冷淼老师带领下,前往明十三陵进行教学参观考察。同学们先后参观了长陵和定陵,深入了解明代的历史文化,感受那个时代的辉煌与沧桑。
明十三陵,作为明王朝的皇家陵寝,不仅代表了明代建筑的最高成就,更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其所在的天寿山,地势雄伟,风景秀丽,是风水学上的绝佳之地,被誉为“龙脉”。整个明十三陵建筑群布局严谨,中轴线长达7.3公里,气势磅礴。明十三陵在2003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和煦的春风吹佛下,同学们首先来到长陵进行参观。长陵,作为明十三陵中最为宏伟壮观的建筑之一,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永乐皇帝朱棣及其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这座陵寝始建于明永乐七年,经过近18年的精心营造,于宣德二年三月竣工。占地面积达到了惊人的120000平方米,是明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陵寝。
长陵的建筑风格庄重肃穆,体现了皇家的威严与尊贵。其主要建筑包括祾恩殿、明楼、宝顶等。祾恩殿内供奉着永乐皇帝和皇后徐氏的牌位,是祭祀的主要场所。明楼则是长陵的标志性建筑,楼上供奉着永乐皇帝和皇后徐氏的圣号碑。宝顶则是皇帝和皇后的墓地,位于明楼之后,是陵寝的核心部分。
长陵的神道建筑也是其一大特色。作为明十三陵中神道规模最大的陵寝,长陵的神道不仅宽阔平坦,而且两旁排列着形态各异的石刻艺术品,如石象生、石翁仲等,展现了明代石刻艺术的精湛技艺。这些石刻艺术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长陵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正午时分,同学们来到了参观考察的第二站——定陵。定陵,作为明十三陵中的一座重要陵寝,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及其两位皇后的合葬之地。这座陵墓建始于万历十二年,历时六年完成,占地面积广阔,建筑规模宏大。
定陵的建筑布局严谨,中轴线对称,层次分明。地面建筑包括陵门、祾恩门、祾恩殿、方城明楼等主要建筑,均体现了明代皇家建筑的雄伟与精致。其中,祾恩殿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其重檐七间的结构显得尤为庄重。方城明楼则是陵墓的标志性建筑,楼内供奉着万历皇帝的圣号碑。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定陵的地下玄宫,这是皇帝和皇后的安息之地。玄宫建制仿照明皇宫的后廷,规模浩大,气势宏伟。由于历史原因,定陵是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的陵墓,这使得人们得以窥见明代皇室墓葬的内部结构,以及丰富的陪葬品。这些陪葬品包括各种金银玉器、陶瓷漆器、丝织品等,不仅工艺精湛,而且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明十三陵不仅以其精湛的建筑艺术成就而著称,更是一部生动展现明代历史的鸿篇巨制。它如同一面历史的镜子,映照出明朝的兴衰荣辱,深刻揭示了明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多维面貌。同时,明十三陵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明代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素材和依据。
供稿:孙艺恒
供图:2022级历史学实验班
初审:冷淼
复审:孙超
终审: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