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科教学 > 实践创新 > 正文

第四届田野历史调查方法研习营讲座3|刘本森教授讲座纪要

【发布日期:2023-06-19 | 点击数:

2023年6月12日晚7时,历史文化学院第四届“田野历史调查方法研习营”第三场讲座“帝国的角落:英国租占威海卫”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开展。主讲人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本森教授,主持人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安劭凡老师。历史文化学院的陈鹏老师、赵毛晨老师,2020级全体本科生参与了本场讲座。

安劭凡老师对本场讲座的主题,及其对同学们前往威海实习的指导意义做出简要说明。接着为同学们介绍了刘本森教授的学术背景与研究领域,讲座内容以博士论文为基础,已有专著《帝国的角落:英国租占威海卫研究(1898-1930)》等学术成果。

讲座伊始,刘本森教授对威海的历史地理情况做出简要介绍,指出其在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地位,并从“英国租占威海卫”“对威海卫的规划”“威海卫的城市发展”“威海卫的命运”“结论”五个部分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部分,刘本森教授详细介绍了近代英国租占威海卫的相关历史事件。英国租占威海卫不仅出于军事布局的考虑,更多的体现为政治目的。此举表明了英国不会将中国北方拱手相让的态度,维护了其作为一流强国的尊严,同时也给了国内民众以“地图慰藉”。英国人将对抗的战线推进到了华北,与俄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抗衡,这种政治地理布局看似是一种积极的制衡政策,实则为被动的无奈之选。

第二部分,刘本森教授从海军基地、殖民小城、度假胜地三个方面介绍了英国对威海卫租界的规划,并成立了威海卫行政公署,下辖治安管理、财政税务、公共卫生、海港建设、疗养旅游等方面。其殖民统治政策具有尊重当地文化,采取不干涉主义等特点。在这一阶段,英国以丰厚军饷招募山东人、河北人组成华勇营。与威海人民抗英划区埋界斗争形成鲜明对比,华勇营不仅镇压当地勘界纠纷,甚至作为英军组成部分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三部分,刘本森教授以大量历史旧照再现了英国殖民时期威海卫的城市发展图景。在经济发展上,行政公署推动了威海水果种植业的兴起,并试图发展多种手工业,如用大豆制作粉丝、制造草帽缏。在市政事业上,英国人完善绿化、兴修公园、规范集市、建设公路与码头。在公共卫生上,行政公署对牲畜屠宰、厕所修建、垃圾处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惩治力度。

第四部分,刘本森教授梳理了数次国际战争后威海卫的主权流转过程。日俄战争之后,出于政府实际利益与国际权威声望的考虑,英国暂时搁置威海卫问题。一战之后,英国于华盛顿会议期间表示希望通过归还威海卫促成山东问题的解决,并签订了1924年中英交收威海卫草案。然而中国政局动荡,交收之事搁置。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巩固,中英威海卫问题再次走向前台,最终在双方的妥协让步下,威海卫得以回归。

要而言之,甲午战后,英国租占威海卫以制衡俄国。随着远东局势平静,威海卫的军事价值锐减,沦为“大英帝国的灰姑娘”,但也在客观上促成其近代化的起步。英国租占威海卫不是孤立的历史事件,而是列强在华利益竞争背景下英国远东殖民政策调整的微观局部。

最后,在安劭凡老师的主持下,刘本森教授详细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此外,陈鹏老师悉心说明了外出实习的安全注意事项与学业进度安排,叮嘱同学们在完成实习任务之余亦要珍惜时光、凝聚情感。至此,本场讲座圆满结束,预祝同学们的威海实习一切顺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