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科教学 > 实践创新 > 正文

学在山水间·2022级历史学一班教学参观活动顺利收官

【发布日期:2023-05-13 | 点击数:

村井入初夏,京西寻桃源。2023年5月7日2022级历史学一班的同学们在班主任冷淼老师的带领下驱车来到北京市门头沟区爨底下村开展教学参观活动。爨底下村依山而建,弯曲的石板路连通一座座古四合院。青石为墙、交瓦覆顶的院落建在山坡与山谷之间,随处体现着“爨”文化的气息。古村在清水河的滋润里,仿佛蕴藏着凝结爨底下村人精神的秘密,数百年的熏陶感染着这里的一木一草。

87AE5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上午十点,同学们抵达爨底下村,他们用脚步丈量历史的深浅、用双眼寻求历史的脉络、用心灵感知历史的温度。同学们驻足村口,就“爨”字的由来展开讨论——“爨”,读作“cuàn”;据《说文解字》记载,“爨”是为“锅灶之下”,篱火旺,意为“点火做欢”。因“爨”字难写且辨识度较低,在同学们和村民交流的过程中收获了一则顺口溜:“兴”(繁体興)字头,“林”字腰,大字下边架火烧,火大烧林,越烧越旺。可以看出,一个“爨”字饱含着爨底下村人对美好生活的深深期盼。

AAD1E


走在悠长蜿蜒的村道,同学们认真聆听着爨底下村工作人员的介绍——元末明初时,由于连年战乱导致人口税减,北京及周边地区出现大面积人口稀疏、土地荒芜的情况,于是从洪武到永乐年间组织了十多次大移民。爨底下村民祖先就是1403至1424年左右由山西迁徙至此。该村明代中期已有人烟,因是军户村庄,所以明《宛署杂记》、清康熙《宛平县志》均无该村记载。

62222


爨底下村人皆为韩姓,排辈字序为“福景自守玉、有明(奉)万鸿(宏)思,义聚晓怀孟,永茂广连文。”韩仕宁是明朝弘治年间的世袭武官,驻守沿河口(古称三岔口)一带军事要冲,官秩正六品,统兵一百一十二人,下分二总旗,十小旗。沿河城明代百户韩仕宁的后裔流向到沿河城地区的不少村庄,并流向到爨底下、黄塔、碣石乃至昌平的韩台村。“韩”谐音“寒”,意为冷;从战国时期阴阳家的视角看,冷热在五行中互补,爨之火平衡了冷,达到阴阳平衡之效果,故而家族世代绵延。正德十四年(1519)守口千户李宫率众修古道,此后逐渐发展成为过往商贾的重要落脚驿站,既而形成古村聚落。

8BBA3


爨底下村的整体建设理念尊奉“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同时也运用了古代“风水理论”选址建村,鸟瞰村落的整体布局形如“葫芦”、又像“元宝”建村者意在取“福禄”、“金银”之意,为古村环境赋以吉祥的寓意。难能可贵的是,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袭,爨底下依然留存着古代建筑的风貌,村中现存有明清民居74套、689间。

9EEBD


细心的同学发现,爨底下村主要古道的两旁有不少村民经营的民俗、餐馆和咖啡厅等营业性场所,他们将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资源,为改善村民就业环境、提升村庄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做出了卓越贡献。

CDB30


爨底下村的传统古民居建筑是宝贵的历史文物,对研究我国的民居建筑史具有重要的作用。著名的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说:“爨底下古山村是一颗中国古典建筑瑰宝的明珠,它蕴藏着深厚的北方建筑文化的内涵,就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来说,不仅在北京,就是在全国也属珍贵之列。”

86C18


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下午14时,同学们乘车返回校园,通过此次教学参观活动,大家切实感知到历史文化的隽永魅力,相信大家会以此为契机,以更加昂扬向上的姿态投身于学习与生活中。


文|马豪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