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科教学 > 实践创新 > 正文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田野历史调查方法研习营”总结|历史田野:追随人类活动的逻辑

【发布日期:2020-07-16 | 点击数:

历史田野:追随人类活动的逻辑

历史文化学院 丁慧倩副教授

为期五天的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田野历史调查方法研习营”已进入尾声,感谢各位主讲老师和对谈老师热情的参与和付出。

五场讲座涉及了中国东西南北各个区域,也涉及了平原、山地、草原等不同地理面貌。同学们通过这些讲座能对中国多元地理环境、多元人群和多元文化有一个整体而生动的认识。

五场讲座整体呈现出两种进入田野的路径:一是把事件和人群落在地上,从空间的角度展开田野工作;一是沿着事件和时间的走向,追随关键人物的活动展开调查。具体的操作方法有些不同,但是时间、空间和人是三位一体的,无法割裂,田野工作的本质是要追随人类在地表活动的逻辑。

田野工作的展开,有较为重要的步奏为大家普遍遵循。文本梳理是第一步,包括文字和地图,包括史料和前人研究,在文本梳理中发现问题,确定主题,制定路线,联系相关人。进入田野后,要搜集资料,做好记录,要根据田野实际及时调整计划,要遵守田野伦理和学术道德。田野结束后要进一步整理、解读资料、梳理思路、思考和讨论学术问题。

各位同学的田野调查,可以从重大历史事件入手、从地理区域入手,也可以从看到的生活场景或者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手,借鉴老师们的经验,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把准基本问题,抓住学科逻辑,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形成一套合适自己的田野调查办法。

历史学的田野调查自有其意义,她使我们重返历史现场,将大历史的叙述、文本的记载进行在地化,将当下的地理景观和人类活动还原成一个动态的、长线的历史过程。我们在文献里做田野,在山间地头做田野,在讲述者的记忆和表述里做田野。田野使我们走进自己的研究对象,产生共情,加深理解,也为反思既有历史叙述和重新发现历史提供了途径。

希望本次研习营的活动,能为大家接下来的田野调查工作提供经验和指导。

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本次活动热情的支持,期待未来相聚在中央民族大学。

营员代表发言

2017级历史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罗梓叶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2017级历史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的罗梓叶,非常高兴能作为营员代表在此发言。

受疫情影响,我们无法进行实地调研,转化为线上实习模式,虽然感到有些遗憾,但线上研习营的开展又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憾。研习营的筹备和开展,凝聚了老师们的心血,邀请了许多具有丰富田野工作经历的老师们来为我们开展讲座活动。在此,我想代表17级全体同学以及“曲水历史文化工程”项目的同学对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老师们辛苦啦!

“田野历史调查方法研习营”对我们之中很多同学来说,不仅是一次干货满满的讲座学习机会,更是一次关于田野历史调查理论启蒙的契机。我也想简要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首先,在此之前,我对田野调查方法还存在一些肤浅和有偏差的认识,通过此次研习营,我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观点,也更进一步了解田野调查的理论方法。比如我之前认为田野调查方法是近年来才兴起的史学研究方法,而在温春来老师的讲座上,才意识到历史学有着悠久的田野传统,连司马迁撰写史记时都离不开田野的方法,其意义不可谓不深远。

其次,研习营老师们的讲述,也使我对于田野调查方法更加具象化,原来只是阅读了田野调查后的研究论文成果,而通过老师们耐心细致地讲述自己的田野经历及传授经验之后,我对田野工作过程以及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才开始有了清晰认识,在我脑海里,我也仿佛随着老师们的路线跑田野,身临其境之感仿佛真的实现了“云”实习。

最后,研习营提供了两种田野方式路径,一种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以人为出发点的“进村找庙、进庙找碑”历史人类学研究范式的路径,另一种是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出发的、分析区位因素的路径。两种田野路径存在着联系与差异,给予我们对田野调查的新的认识和思考,等待着我们继续深入学习。

老师们生动有趣的田野故事和严谨专业的理论知识相辅相成,使我们感觉饶有兴趣。虽然可能当时与老师们的互动较少,但我们私下里都在认真思考,相互交流讨论,仔细琢磨知识点。到研习营结束之时,我们还意犹未尽。再次感谢老师们!

短的是五天的讲座,长的是学术的追求,田野之学术旅程就此开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实习以及今后的学习中不辜负老师们的期望,认真踏实、沉淀自己。谢谢大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