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科教学 > 实践创新 > 正文

“田野历史调查方法研习营”——韩朝建副教授讲座纪要

【发布日期:2020-07-16 | 点击数:

2020715日上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田野历史调查方法研习营”第五场讲座通过线上平台“腾讯会议”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韩朝建副教授主讲,对谈人为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邓庆平副教授,讲座主题为“佛寺、国家与山民——明清五台山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

讲座的第一部分,韩老师以《归山词》引发对山间僧人和山民真实生活状态的思考。接着,韩老师分别列举了《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对克钦社会结构的一项研究》和《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两部关于山地社会研究的著作。《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对克钦社会结构的一项研究》一书认为,山地社会变迁的终极原因基本上可以归结于外部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变迁,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通过影响内部的结构才能实现这一变迁。以贡萨秩序和贡劳秩序为例,二者在受到外部干扰的环境下,贡劳体系的趋势是转变为贡萨,而贡萨体系的趋势则是转变成贡劳。《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一书认为,山区居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体现出逃离国家的特点。山地社会与政权的距离是影响山地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山地社会距离政权越近,山地社会阶级划分越明显,社会更加不平等;山地社会距离政权越远,山地社会结构越“扁平化”,社会越趋于平等。韩老师认为以上两部著作对于中国山地社会研究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讲座的第二部分,韩老师以寺院系统在五台山的演变过程,揭示出国家政治对山区社会具有直接影响。韩老师指出五台山诸寺庙也有等级的划分,但这一分类并不稳定,例如在明代属于小寺的镇海寺和南山寺在清代先后成为地位显赫的寺庙;康熙以后,独立的黄教系统出现并形成与汉传佛教分庭抗礼的局面出现;以及许多非佛教的庙宇的存在等,体现了清朝国家政治影响下五台山社会结构的新变化。明清时期,五台山寺院的收入主要包括:土地收入、朝廷赞助、香火收入等。

 

讲座的第三部分主要讨论的是山区的人群构成,包括佃户、商人以及弱势群体等,其中重点谈到寺院佃户的问题。在经济方面,佃户与寺院联系较为密切。大多数佃户由于贫困从周边各县来到五台山,为僧人耕种土地,维持基本生活,在这当中,大多数佃户又多世代为同一寺院耕种。在信仰方面,佃户与寺院联系较为薄弱。基本上在每年的六月大会时,佃户才会朝山,献上灯油等物品。民国以来至今,五台山寺院依然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服务对象,居民的生产生活也往往与寺院联系在一起。

讲座的第四部分,主要讲的是不同人群共存的情况下五台山地区的“纲常教化”,即秩序的维系问题。韩老师以四代龙泉寺住持与五台山“野民”的斗争、共生为例,展示了龙泉寺在发展过程中与宦官、朝廷、军队以及王府力量的合作。纵观这一过程,外部力量依然是影响五台山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

讲座的第五部分,主要讨论的是入清以来五台山社会发生的变化。清初,五台山地区存在大量叛军,为维持五台山的稳定,清廷采取招抚的政策,逐渐化解叛军势力。在清军平叛过程中,五台山寺院扮演了重要角色。另外,康熙二十二年确立了藏传佛教的独立管辖系统。在康熙皇帝归京途中,经过明朝张守清矿贼动乱发生地时,有老虎窜出,康熙皇帝将其射死,该地即更名为射虎川。射虎川以及神武泉名称的由来反映了一种政治映射,即清朝皇帝试图在五台山地区树立政治权威。

在本场讲座的最后,韩老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韩老师指出,寺院在五台山地区扮演中心的角色需要庇护关系和政治资本。庇护关系和政治资本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总的来说军队、王府、宦官、明朝皇室、满洲贵族、清朝皇室等都曾经是它联合和依赖的庇护者。另外,五台山寺院的等级体系、寺院的经济也是因时而异,处在动态变化当中。韩老师还指出,山民的构成、山民在山上的替代组织,也并不稳定,这也导致五台山地区最终还是变成以寺院为中心的社会。寺院与山民的关系实质上是竞争、“教化”、庇护、共生。韩老师最后指出,不同区域的比较研究应当注意这些因素:社会结构一直处在动态变化当中;地理、经济、政治是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的重要元素;“国家在场”的方式对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产生影响。

邓庆平老师对韩朝建老师的讲座进行了总结并予以点评。她认为韩老师今天讲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在华北区域社会的历史脉络中讨论以寺院为中心的山区秩序如何形成和维系的过程。结合文献与田野考察,韩老师细致展示了五台山的寺院体系、山民生计和社会秩序,在维系山区社会秩序的过程中,卫所、王府、州县、宦官、朝廷等各种势力介入其中,形成了一套不断变动的社会机制,这一历史过程对于理解华北地区的山区社会是极有启发意义的。另外,邓庆平老师也提醒同学们注意,在山西地区的田野调查过程中,很容易发现丰富的文献和文物遗存,但这也往往使得调研者更多地关注文字或实物类的资料,却相对忽视口述传统和仪式传统,同学们在将来的田野调查实践中应该注意避免这一点。在邓庆平老师的主持下,韩朝建老师回答了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本次研习营的最后一场讲座圆满结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