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复旦大学戴海斌教授应邀到历史文化学院做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24-05-28 | 点击数:

2024年5月19日上午10时,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史学名家系列讲座之“戊戌—庚子之际的“湖南”与晚清政治——以三种日本人湘游行记为线索”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戴海斌教授。与谈人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崔岷教授,主持人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安劭凡博士。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本科、硕士、博士学生参与聆听讲座。

讲座伊始,戴海斌教授进行了充分详实的学术史回顾,指出晚清时期中日关系史研究仍有较多能深入探讨的议题,其中,旅华日本人可作为进一步探索晚清中日关系史的一个切入点。对旅华日本人开展研究,在史料上需要综合运用具体人物的日记、书信和相关回忆录,并结合中、外两种历史资料呈现的视角,考察晚清中日关系之间更为深层次的历史面向。

随后,戴海斌教授由一手史料入手,通过实证性的分析,重建旅华日人与国人交往的具体史实,为理解晚清政治外交提供新材料和新视角。在此基础上讨论时人对日观念及官方、民间两个层面中日交往的性质,进而为这段历史在中日关系发展史中寻找合适定位。戴海斌教授通过平山周、白岩龙平、宗方小太郎三位日本人在晚清的湘游行记以及相关书信,勾勒他们与时人交往互动的实际形态。

在结语部分,戴海斌教授就研究内容进行提炼总结。他认为就戊戌以后的湖南而言,实际面临了两层紧迫的压力:一是不甘失败的维新人士视湖南为日本的萨摩、长州,据为基地意图再举,其主要联络对象为本地哥老会力量,其内部因目标差异,后发生分裂,一部分人转向激进“革命”,有日本人卷入其中;二是围绕湖南内河航运、矿山开采等权益的国际争夺加剧,日本势力急欲深入此前一直遭排拒的号称“铁门之城”的湖南省,为此则必须调试与清朝大吏及地方士绅的关系。在这一历史节点,以平山周、白岩龙平、宗方小太郎为代表的三类在华日本人不约而同进入湖南,然而背景、取向各异,他们对于以唐才常为代表的湖南维新派的看法也远非一致。

与会的各位老师对讲座进行精彩点评。主持人安劭凡博士在发言中提到,讲座对晚清中日关系史的学术回顾堪称完备,是正处在学术训练阶段的历史学学子们学习的典范;他还强调了日记、书信等史料在近代史研究中的独特作用,应该在日常教学中突出培养对此类史料搜集、整理和释读的能力。崔岷教授在与谈中认为,讲座在学术史回顾和研究方法上都展现了晚清史研究应有的新意,现有的晚清史研究所囊括的议题和成果已然丰富,但怎样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开新的论说,不仅需要在史料上有所发掘,还需要研究者有足够的定力。此外,研究主题与现实问题之间也应进行适当的关联。

在问答环节,戴海斌教授与参加讲座的同学互动交流,热情地回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本次讲座取得圆满成功,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中落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