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5日晚,展龙教授为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师生做了题为《灾害治理史研究的初步构想》的学术讲座。民大本次讲座是我院史学名家系列讲座第146期,由彭勇教授主持,线上线下同时进行。
展龙教授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多灾可以兴邦,灾难见证力量,中华民族在与各种灾害不懈抗争的伟大历程中,推进了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也积累了治理灾害的丰富历史经验。新的历史时期,观古知今,鉴往开来,对这些治灾经验加以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显得尤为紧要、必要和重要,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此次讲座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即为何研究中国灾害治理史、如何研究中国灾害治理史以及中国灾害治理史初步构想。
一、为何研究中国灾害治理史:现状与问题
灾害是人类面临的永恒命题,灾害应对更是考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标杆。历代对灾害治理都极为重视,留下大量经验性总结。
1、灾荒史研究的萌芽(1949年之前)
灾荒应对的研究始于1877年至1878年的丁戊奇荒,爆发于19世纪70年代的丁戊奇荒曾造成一千多万人的死亡,其受灾范围之广、受灾人数之多世所罕见,因而被称为“千古奇灾”。大灾引起了清廷高层的惊惧,也引发许多西方社会的高度关注。如驻华学生翻译谢立山AlexanderHosie利用《古今图书集成·庶征典·旱灾部》中已有的资料,编写翻译了《中国的旱灾》一文,这是西方较早介绍中国灾害历史的文章。美国人马罗立(WalterH.Mallory)撰写《饥荒的中国》,论述了中国历史时期的旱灾,分析当时中国的饥荒原因及其救治。1937年,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救荒史著作方才真正出现,中国灾害史研究的兴起,无疑有着相当深刻的社会背景。
2、灾害文献整理研究(1949-1990年)
灾害资料就被大量存于正史、类书、典志、实录,以及农书、方志、救荒书、时令书、占候书、水利书、档案、奏议等多种史籍中,学界对以上资料的整理即源自此。在地震资料的整理上,1953年,中国科学院编成了两册本《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李善邦等根据历史记载、地质构造资料编撰了《中国地震目录》,1983年《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开始出版,到1987年五卷七册全部出版完成。在水旱资料的整理上1981年出版《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由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将各地区的降水情况分为五个等级,在旱涝等级分布图中划分出各地区某年的涝、偏涝、正常、偏旱或旱的范围,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该年各地区的旱涝情况。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开始编撰“清代江河洪涝档案史料丛书:《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清代淮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和《清代珠江韩江洪涝档案史料》;《清代长江流域西南国际河流洪涝档案史料》《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和《清代辽河、松花江、黑龙江流域洪涝档案史料·清代浙闽台地区诸流域洪涝档案史料》。在其他灾害资料的整理上,1990年之前还整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资料汇编陆人骥《中国历代灾害性海潮史料》,汇总了我国沿海地区历史时期发生过的灾害性海潮,对于防御海潮灾害、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灾害史研究的深化(1990年代至今)
这一时期的中国灾害史研究获得较快发展且成果颇为丰说,研究领域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梳理历代重大灾害的灾情灾损、波及区域与应对举措,分析不同历史时期重大灾情应对模式的演变特点、管理机构的沿革以及救助措施。通代研究如邓拓《中国救荒史》、陈高佣《历代天灾人祸表》、高建国《中国减灾史话》、周琼《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朱浒《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等;二是荒政制度与社会治理研究,春秋战国古代荒政已有雏形秦汉至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并得到初步发展隋唐两宋日臻成熟元明继续发展,渐至鼎盛清代成熟、鼎盛。上世纪70年代以来,灾荒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丰,主要探讨救灾物资的供给体制,包括仓储制度、常平制度、物资分配制度等。近年来,学者更加关注灾荒救助与社会应对,以期通过分析历史灾害的治理模式、救助措施、保障体系、经验教训等,探讨灾情引发的社会冲突与环境变迁等诸多方面。三是区域灾害与灾害专题研究。灾害的发生一方面取决于灾变等级,另一方面则主要决定于成灾环境。灾害种类、频率、强度,也是历史上某一区域空间环境变化的显著标志或衡量其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灾害地理学、灾害环境学)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灾害有着特殊性与典型性,因此区域灾害治理是灾害史研究的重要领域。同时,当前的灾害研究从注重史料的深挖,转向重大专题灾害治理研究,如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周琼《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吴媛媛《明清徽州灾害与社会应对》、包庆德《清代内蒙古地区灾荒研究》、邹文卿《明清山西自然灾害及其防治技术研究》,邓宏琴《抗战时期华北的蝗灾与社会应对:1943~1945》等。四是灾害文献整理与研究。如李文海、夏明方、朱浒主编《中国荒政书集成》搜集到汉至清末现存荒政书411部,基本囊括目前所知海内外较为重要、珍稀的荒政书。此外,张波等《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史料集》、李采芹《中国火灾大典》、张兰生《中国自然灾害地图集》、范宝俊《灾害管理文库》、赵连赏、翟清福《中国历代荒政史料》、于春媚等《地方志灾异资料丛刊》、张敏杰《中华大典·农业典·农业灾害分典》等。
展龙教授指出,近年来,灾害史研究不断深入,日益精进,但灾害史研究的“瓶颈”也越来越明显,“模式化”趋势越来越突出。学界关注重点多是自然灾害,而忽略了社会灾害及其与自然灾害联动引发的大灾、大难和大乱;研究视角多是“荒政”“救灾”视阈下的灾害应对研究,而未真正形成多学科交融互通的整体性研究取向。这种学术理路既忽略了灾害的突发性、扩散性、易变性、复杂性特征,也忽略了灾害治理的公共性、政治性、长期性、综合性特征。中国灾害史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入,首先需要进一步将灾害融入历史场景的研究。多数研究属于“灾害—应对”的传统模式,而未能将灾害的发生发展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现实因素充分结合起来加以深究,更未能从国家治理的宏大视野,长时段、多角度深刻阐述历史时期灾害治理、国家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其次,需要进一步开展多角度、整体性研究。如对自然灾害,社会灾害和复介灾害链的研究,未能充分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从政治治理、经济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文化治理诸层面,系统、整体考察“灾害治理史”;第三,需要进一步发掘整理专题性灾害文献。古籍灾害资料、荒政资料的汇编、整理颇多,但关于历代国家灾害治理文书、奏议、诏书以及出土文献所见灾害史料等的专题性汇编较少。
二、如何研究中国灾害治理史:理论与方法
借助“国家治理”这一宏大理论视阈,尝试开展“灾害治理史”研究,无疑是创新中国灾害史研究的可行之道,也是开展国家治理史研究的可靠依据。通过总结历代灾害治理举措,客观评价不同历史时期的治理对策,理性分析其灾害治理能力,辩证看待其正面价值与负面影响,探讨灾害治理经验和模式,可以阐释“大灾—大乱—大治”国家治理的内在逻辑和外在机制,可以同应灾害与王朝兴衰、文明演进、制度变迁等重大历史问题。该部分围绕四个方面进行。
首先,灾害治理史研究的学理依据。灾害一旦发生,其巨大的破坏力、影响力即会引发强烈的政治反应。从受灾区域到整个国家,从应急救灾到恢复重建,在灾害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都有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参与,都是国家治理机制、社会治理力量的联动运作,都带有浓郁的政治色彩和鲜明的国家形象。可以说,灾害治理是一个复杂的政治过程,是国家治理的集中体现,也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集中考验。
其次,灾害治理史研究的问题导向。中国灾害治理史研究旨在重新审视历代灾害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构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灾害治理机制和治理体系,而其关键则需阐明三个问题。
第三,“灾害治理史”是集灾害、灾害治理和国家治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学问,自有一套完整而独特的知识体系,大体包括以下三点:构建历代灾害治理的综合体系、总结历代灾害治理的总体成就、研判历代灾害治理的整体能力。
第四,“灾害治理史”是中国灾害史研究的范式转换和视角转变,其研究路径表现为如下四点:坚持整体史的研究视角、坚持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坚持从实证到思辨的学术路径、坚持从治灾到治国的思维路径。
三、中国灾害治理史初步构想:问题与思路
新时代,中国灾害史研究的新趋向在于:结合历代宏大的政治生态、经济基
础、社会局面、生态环境和文化格局,细致考察中国历史时期自然灾害、社会灾
害的种类、特征及其时空分布、风险指标、变化趋势和影响程度,动态分析灾害
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历史成因。以此为基础,通过深入研究先历代对灾害认知观念的演进及其官方书写,灾害治理机制中报灾、防灾、救灾、减灾、承灾等重要举措及其功能意义,重大灾害与政治格局、制度体系、社会秩序、物质生产、经济政策、社会关系、民间力量、科学技术等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整体总结历史时期治理灾害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路径,客观评估传统时代国家治灾、社会应灾的能力和水平。既总结灾害治理中的成绩、成就,也关注灾害治理中的无奈、无助;既强调国家权力、社会力量、民间组织、广大民众等在灾害治理中的联动与协作,也重视中央与地方、官方与民间、地区与地区在灾害治理中的博弈和冲突,进而深刻反思、认真总结历代灾害治理中蕴含的丰富历史经验和教训。
最后,展龙教授为同学们讲解灾害治理史研究的新视角,即将灾害置于国家治理的视阈下,系统开展“灾害治理史”研究,引介有关“灾害”的灾害政治学、灾害经济学、灾害社会学、灾害生态学、灾害人类学、灾害统计学、灾害管理学等交叉理论方法,引入有关“治理”的治理理论、国家治理理论等新兴理论方法。并介绍了正史、典制、类书、长编实录等古籍中灾害史料的分布及其特点。并耐心回答了线下、线上同学提出的问题,为本院师生在灾害治理史研究方面提供了诸多启发性的思考。
(张幼欣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