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史评天下讲座纪要:青衣行酒亡天下 ——“单于无北顾之怀,猃狁有南郊之祭”析论

【发布日期:2022-12-01 | 点击数:

2022年11月25日19时,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史评天下”系列讲座之“青衣行酒亡天下——‘单于无北顾之怀,猃狁有南郊之祭’析论”在线上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清华大学历史系侯旭东教授,主持人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吴天宇老师。校内外师生二百八十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活动。

“史评天下”是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传统学术活动。该活动特别邀请历史领域的顶尖学者,为本校学生提供优质讲座,以图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史学素养。

讲座开始之前,吴天宇老师首先对侯旭东教授的莅临表示了感谢,并对“史评天下”讲座活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随后,他向同学们介绍了侯旭东教授及其具体的研究领域,并对本次的讲座内容做了简单的铺垫。吴天宇老师认为:本次讲座不仅能激发同学们对十六国史、魏晋南北朝史的兴趣,更能引导同学们反思民族史研究的方法与路径,对同学们日后的专业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讲座伊始,侯旭东教授指出了“青衣行酒”和“南郊之祭”的内在矛盾性,并基于这一话题展开了后续的讲座内容。在阐述中,他分别从“青衣行酒”和“南郊祭祀”的历史典故、“青衣行酒”时代背景,以及二者内在矛盾背后所蕴含的的深层动因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第一部分为“青衣行酒”和“南郊祭祀”的历史典故。侯教授首先介绍了刘渊父子及其所建立的汉赵国,并且阐述了刘渊起兵的后果。紧接着,他列举了古今学者对于汉赵国的研究,并指出了其中的共通性问题——过往研究中所突出的往往是单一特性或者单向的转化,却忽视了对汉赵国内在矛盾性的分析。随后,侯教授列出有关“青衣行酒”和“南郊祭祀”文献资料,对晋怀帝青衣行酒、晋愍帝执戟与行酒洗爵、刘渊南郊祭祀三则典故进行了生动地分析。

第二部分为“青衣行酒”的时代背景。侯教授以南匈奴的墓葬考察为例展开了详细的阐述。他首先对比了东汉南匈奴的墓葬与原先位于蒙古高原的匈奴墓葬,指出了前者已经丧失匈奴原有的墓葬特色并逐渐向汉人墓葬风格发展的现实情况,得出了南匈奴当时正日益趋同于主流文化的结论。在论述中,侯教授还提出了宗教信仰与风俗相对于物质文化更难改变的观点,同时通过史料分析指出了当时的权贵对“胡风”的喜爱。基于上述的相关分析,侯教授总结出了当时“万邦朝于西晋”的天下秩序构造特点,并运用丰富的图片和文字阐述了天下秩序中四夷的地位以及汉晋时期天下秩序的构建方式。

第三部分是对“单于无北顾之怀,猃狁有南郊之祭”这一“矛盾”的具体解释。在该部分的讲述中,侯教授基于“青衣行酒”的历史背景,从刘渊父子的个人原因和较为深层的历史动因两个方面展开了详细阐述。他还对顾炎武就“青衣行酒亡天下”的相关看法及这些观点的时代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青衣行酒”只是颠倒了天下秩序,而并未彻底打破旧有的秩序格局。刘渊、刘聪所建立的汉赵政权,绝不是“另一种国家建设的模式”,其本质仍是模仿中原王朝来营造传统的“天下秩序”,“表面颠覆的背后是旧有机制的重建”。

在以上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侯旭东教授又将讨论引向了更为宏大的问题: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史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政权这一现象。侯教授将刘渊视为中国历史上于中原建立少数民族争取的“第一人”,认为汉赵国与此后的辽、金、元、清等少数民族所建政权具有相当程度的共通性。由于年代较早,汉赵政权呈现着颇多复杂的色彩,南匈奴君主对汉制的理解也存在偏差,因此对于汉赵国的相关研究分析具有一定的困难。但侯教授还是希望通过这个少数民族所建立政权的“起始”,对整个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性质作新的思考,对传统胡汉分立、胡汉交融、胡化汉化等问题的解释路径,以及西方“渗透王朝论”、“征服王朝论”、日本“胡族国家论”的观点进行反思。

侯旭东教授的讲述结束后,吴天宇老师进行了简要总结。侯教授的讲述生动有趣且具有学术性,这种佐之以丰富的地图资料及实物照片的方式更有助于同学们理解。讲座的最后,同学们针对本场讲座的相关内容开展了积极的线上提问,侯旭东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作了详实的解答。

在同学们的感谢声中,本学期的“史评天下”活动圆满结束。本次讲座深化了同学们对汉赵国的认识,提增了同学们对于魏晋南北朝民族史的了解与兴趣,最后的师生互动更是进一步拓宽了大家的思维广度。相信与会的各位都将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