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复旦大学韩昭庆教授应邀到历史文化学院做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22-06-13 | 点击数:

2022年6月7日晚,应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邀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韩昭庆教授以腾讯会议的形式做了题为《黄河变迁史的研究及思考》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史学名家系列讲座第124场,由历史文化学院黄义军教授主持。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近300位听众参加了本次讲座。

韩昭庆教授为知名历史地理学者,分别于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获理学学士和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赴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等地访学,担任中国环境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边海地图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等职。研究领域有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地图史和环境史。出版专著《黄淮关系及其演变过程研究:黄河长期夺淮期间淮北平原湖泊、水系的变迁和背景》和《荒漠、水系、三角洲——中国环境史的区域研究》、译著《万物并作:中西方环境史的起源与展望》,在《中国社会科学》《地理学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

韩老师在讲座伊始便指出,张修桂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貌学家、长江变迁史研究的专家,邹逸麟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黄河史研究专家,两位老师是指引她走上学术道路的导师,不幸先后于2020年和2021年离世,也想借讲座的机会表达对两位老师的感恩和怀念。

韩老师的讲座分为四个部分,即黄河现状、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传统黄河变迁史的核心问题及方法、黄河变迁史研究进展及思考。

一、黄河现状

了解黄河现状是认识古代黄河变迁的重要前提。无论是地质学中常用的“将今论古”的方法论,还是法国年鉴学派创始人马克·布洛赫提出要“倒着读历史”的史学方法论都指向这一点。基于此,韩老师在本讲座的第一部分根据自己的实地考察和《中国河湖大典·黄河卷》等书的有关内容介绍了黄河的源头、长度、水位落差等知识。黄河具有水少沙多,水沙异源的特征;郑州以下仅占全河流域面积3%的下游河段全靠大堤维持,成为世界著名地上悬河,也是海河和淮河两大水系的人工分水岭。

二、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接着韩老师以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与邹逸麟、张修桂主编《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为例,总结了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的历史及特点。历史上黄河下游主要有三条流路:第一条为北流,主要是东汉以前泛滥于河北平原的河道;第二条为东流,今天的黄河河道、东汉王景治河至北宋商胡决口前的河道都主要行走东流;第三条为南流,1128年杜充决河后黄河下游南徙,长期夺淮入黄海的流路。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原因既有自身决口漫溢,也有人为因素。韩老师以郑州黄河博物馆中“历史上人为因素造成的黄河决口、改道表”展示了历史时期人为因素对黄河决口、改道的影响,此外还详细讲述了最近一次以水代兵的事件,即1938年花园口人工决河改道的始末。

三、传统黄河变迁史的核心问题及方法

(一)黄河河道变迁路线的复原

黄河河道变迁路线复原的研究大致有三种方法:一是历史考证方法。对黄河下游开展考证研究最早最系统的是胡渭,其所著《禹贡锥指》已由邹逸麟先生整理出版。岑仲勉的《黄河变迁史》在广泛采撷史料基础之上深刻剖析了各个时代河患的真相,研究重点在元代以前。邹逸麟在《中国历史自然地理》一书中亦主要根据文献史料考证河流流路,还绘制了《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黄河河道。二是结合遥感影像与文献分析的方法,满志敏《北宋京东故道流路问题的研究》(《历史地理(第21辑)》)的研究最具代表性,该研究极大提高了古河道路线复原的准确性,为日后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三是结合考古学的方法。袁广阔在《考古学视野下的黄河改道与文明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一文中运用考古发现提出先秦时期黄河不曾改道、一直经行《汉志》河以及《汉志》河与《禹贡》河实为同一条河道等观点,挑战了以往的黄河改道认识。韩老师认为,该文的研究方法是一大进步,但结论仍待商榷。

(二)黄河决溢的时空分布

黄河决溢时空分布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统计学方法。韩老师展示了沈怡《黄河问题讨论集》(台湾商务印书,1971年)中的“黄河决溢统计表”,她根据该书数据做出了以县为单位的分布图,通过该图可以反映出黄河几千年来决溢地点的分布和决溢高发地区。此外黄河水利委员会编《人民黄河》,王守春、庄积坤、钱宁等人也对黄河决溢时空的统计有专篇论述。值得一提的是郭涛(《明代黄河下游的河患及前期的分流》,载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编《黄河水利史论丛》,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利用赈济次数和地区反映河患的方法,有利于准确反映多股分流时期的黄河河患情况。

(三)黄河变迁的原因

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从历史上论证黄河中游的土地合理利用是消弭下游水害的决定性因素》(《学术月刊》1962年第2期)多角度论述了历史时期河患轻重的原因,是黄河史研究的经典之作。虽然本文受到一些质疑,但本文的研究视角、宽度与深度等方面仍值得反复阅读思考。

(四)黄河变迁的影响(淮北平原)

本部分韩老师重点以其所著《黄淮关系及其演变过程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一书为例探讨了黄河改道对淮北平原的影响。

韩老师首先提出了自己对夺淮事件划分的标准:暂时夺淮指发生决口后及时堵塞,短期夺淮指夺淮事件发生后未进行人工堵口而黄河也维持这种状态,长达几年至几十年的事件,长期夺淮指夺淮后黄河下游流经淮河流域达几百年的事件。因此南宋建炎二年(1128)杜充在今滑县西南决河,拉开了黄河下游长期夺淮的序幕;清代咸丰五年(1855)黄河于铜瓦厢附近决口北归,结束了黄河长期夺淮的历史。

黄河下游南徙并长期驻足淮北平原和苏北期间,产生多米诺骨牌似的一系列影响,从而控制了淮河流域的湖泊、水系的变迁,其中变化最为显著的是今日洪泽湖的形成、淮河下游干流的南向改道、淮河中游沿着淮河支流下游分布的串珠状湖泊群体的诞生,以及南四湖、高宝湖和射阳湖等的变迁,甚至影响到长江镇扬河段江心沙洲的变迁和今日里下河平原地区河湖地貌的形成。

黄河下游长期夺淮期间对淮河流域经济社会亦产生重要影响。地处今安徽淮河沿线及淮河干流以北地区受黄河下游长期夺淮入海的影响,由曾经的通衢之地、经济文化相对繁荣的地区沦为贫困之乡,甚至出现历史上特殊的乞丐群体凤阳乞丐。韩老师还以朱元璋营建中都计划的失败,说明了黄河长期夺淮造成的恶劣自然环境对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

(五)黄河治理

京房《易传》曰:“黄河清,天下平”,这反映黄河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因此在中国古代史籍中保存了大量的治理黄河的资料。韩老师根据人类的治河行为是否加诸黄河之上,将历代治河方略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方式。

历代积极治河方式主要有以疏导为主的大禹治水,西汉贾让提出的“治河三策”,东汉的王景治河等等。北宋时期的黄河治理受到对外战争和党派斗争的影响。总体而言,自汉至清黄河治理方略主要有疏导与筑堤两种方式,治理的地点主要是下游,清代延伸到海口。清中叶以来逐渐有官员认识到黄河的问题出自中上游及源头地区,但是并没有采取相应措施,直到民国时期才开始采用全流域综合治理的方略。

消极方式主要是由于黄河治理难度超越了人们的能力极限,引发了河神信仰的产生。如明代治河,或于冲决之地、或于施工前或于合龙后,为了祈祷或答谢河神的佑助大多都要举行祭祀活动。

四、黄河变迁史研究进展及思考

韩老师在讲座的最后一部分以最新出版的国内外学术论著,从两方面概括了黄河变迁史研究的新进展及创新的视角。

(一)环境史视角下的黄河变迁研究

韩老师指出国外黄河史研究的热度很高,她在本部分介绍了国外最近出版的四部研究黄河的著述,即佩兹:《黄河之水:蜿蜒中的现代中国》(David A.Pietz.The Yellow River:the Problem of water in modern Chin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5.)2、穆胜博:《洪水与饥荒:1938年至1950年河南黄泛区的战争与生态》(Micah S.Muscolino. The Ecology of War in China:Henan Province,the Yellow River,and Beyond,1938-1950.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5.)3、张玲:《河流、平原、政权:北宋中国的一出环境戏剧,1048-1128》(Ling Zhang,The River,the Plain,and the State:An Environmental Drama in Northern Song China,1048-1128.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6.)4、马瑞诗:《黄河自然与非自然的历史》(Ruth Mostern& Ryan M.Horne.The Yellow River:A Natural and Unnatural History.Yale University.2021.)

(二)数字化视角下的黄河变迁研究

韩老师在本部分介绍了四种河流数字化的研究案例。

1、满志敏先生指出遥感资料在历史河流地貌研究中意义重大,它不仅能够带来信息化时代文献资料获取的便利,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传统文献中无法表达的微地貌信息,为日后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孙涛博士论文《明清黄河故道流路变迁研究》(2018年复旦大学博士论文)的研究贯彻了满志敏先生的观念,将河道变迁的研究推进到了河道内部的流路变迁,使得历史河道研究工作的基础精度由“线”进入“面”。

2、韩昭庆等:康熙《皇舆全览图》和《乾隆十三排图》数字化及研究。韩老师认为定量研究更具科学性,因此自2015年即开展了上面的工作。最近完成的康熙《皇舆全览图》数字化为近三百年来中国水系、海岸地貌的变迁提供了可比较的数据平台,从而可望促进历史河流地貌的量化研究。

3、“数字历史黄河”是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与云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共同建设的专题信息平台,探索了图情学科与历史地理信息化融合的路径。平台包括专业历史资料管理系统、专题数据集,并具有一系列历史信息分析和展示功能。(可参见潘威等:《历史地理信息化与图情研究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数字历史黄河”为中心的考察》,《图书情报知识》,2021年)

4、马瑞诗在其书的附录部分介绍了禹迹数字地图集(The tracks of Yu Digital Atlas(TYDA))的数据结构及应用方法。

(三)思考

1、环境史视角拓宽黄河研究领域。环境史重在研究黄河变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更加具有人文关怀的特点。在环境史视角下所做的黄河变迁,是有温度的研究,历史地理视角的研究更加理性化。历史地理重在发现规律,以达到规避灾害的目的,但是很少谈起黄河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灾害。环境史视角的引入,使我们认识到黄河自有人类以来,其历史与人类活动休戚相关。黄河能为我们所用的同时,我们也极大的改造了黄河的特性。韩老师又将我们引入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何来看待今天的黄河与人的关系?

2、数字化工作推动黄河史量化研究。数字化推动黄河矢量化的研究,提高研究的精度。

黄河的保护和治理是中华民族的千秋大计,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它始终位于我们文明发展史的重心。以历史时期为平台很容易发现历史的异同。思考未来人与黄河的关系,除了发达的科技还需要相应的历史背景知识。

在讲座结束之际,主持人黄义军教授进行了总结:本讲座化繁为简梳理出了一条黄河变迁史研究的学术史脉络,并且从学理上做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从数字化和环境史两种新视角研究黄河的新思路。黄老师还谈到她的三点体会:韩老师的研究体现了历史地理学重视实地考察和经世致用的学科特点;韩老师梳理学术史体现了一种出入古今的视野;看到了韩老师继承老一辈的遗志,传承学术薪火的决心,希望这次讲座成为韩老师回归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一个机缘。

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彭勇教授亦发表了对本次讲座的感受,他认为本次讲座信息量很大,从全方位给听众介绍了黄河的基本情况。彭老师还从自身研究和工作经历指出,黄河既是明清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明清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空间,韩老师的研究视角也有利于推动明中都等问题的研究。

在自由提问阶段,与会师生就本次讲座的主题黄河研究,围绕历史以来黄河下游河床宽度的变化,黄河数字化如何现实,民国时期的黄河全流域综合治理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经验的关系,黄河变迁和历代中央政府为主的治理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与韩老师进行了交流,韩老师一一加以解答。

本次讲座,韩昭庆老师以前沿的研究成果和丰富的文献材料,帮助我们梳理了黄河史研究的现状,展望了黄河史研究的未来。与会师生均获益匪浅,引起了研究黄河史的共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