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讲座纪要|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大龙研究员应邀到历史文化学院做讲座

【发布日期:2022-05-09 | 点击数:

2022年4月26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编审李大龙研究员应邀到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做讲座,题目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属性和建设路径”,在腾讯会议平台上进行,该讲座也是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史学名家系列讲座的第121期,由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令志老师主持,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彭勇教授出席。讲座异常精彩,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近450人全程参与,人数最多时接近500人。

讲座伊始,赵令志教授指出,现在我们的民族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期是一个热门话题,李大龙研究员多年致力于中华民族相关研究,在民族史、边疆民族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方面研究成果丰硕,既有基础研究、也有理论研究,对于民族研究、边疆研究,尤其是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有独特的体会。

(李大龙研究员)

讲座主要分为三个大部分内容,即“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属性解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内外环境分析、构筑共同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石。

一、“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属性解析

李大龙研究员首先介绍了目前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情况,并认为,已有的研究多忽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具体内涵和中华大地上独具特色的人群划分传统,依然在传统的“民族”语境下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甚至有人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而他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客观其存在的,形成与发展同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形成与发展是同步共生、互为因果的,只有在中华大地上特有的以“文化”划分人群的传统话语体系下审视,才能给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一个客观、完整的诠释。

接下来李大龙研究员梳理了学界对于“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情况,进一步指出,“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虽然指称对象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和多民族国家中国疆域联系在一起的,分指不同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境内的国民,是“国民共同体”,不能等同于56个“民族”之民族。“中华民族”已经超越了国内民族学研究中的一般“民族”的性质,其对应的是主权国家的“国民”。按照这一思路,李大龙研究员又提出二者狭义和广义的界定和区分,狭义的“中华民族”是指居住在960万平方公里领土上的“中国人民”,构成中华民族的核心群体,既包括大陆上的中国人,也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的中国人。因为生活在这一区域内的人群面对有待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现状,依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有着普遍的认同,有着共同的政治诉求和共同利益,自然相互之间也结成了共同的命运共同体,故可以称之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广义的中华民族既包括认同多民族国家中国身份的中国人,也包括没有中国身份的海外华人。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内外环境分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学界主动提出的命题,是党的十九大面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变化而做出的战略抉择,对此有清晰的认识不仅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探讨,更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关于为什么要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李大龙研究员认为具体原因如下:

1、中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唯一一个尚未实现完全统一的国家,涉及国家稳定与发展的边疆与民族问题往往也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国外敌对势力试图遏制中国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危害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2、学界有关探讨多集中在“多元”的结构方面,“一体”并不是学界关注的主要内容,当下还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建构的”,将中华民族视为一个政治概念,进而否定中华民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是有违历史事实,是有害的。

3、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的人群早就有了“中华人”“中国人”的意识,并通过长期的交流交往交融结成了密切的血肉联系,“中华民族”名称的出现只不过是这个共同体的称号。否认这一事实,国民受到“民族意识”左右对所属某个具体民族的认同得到强化,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呈现弱化的趋势,甚至在高校中出现了只承认“某某族”而否认其属于中华民族一员的现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基于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稳定与发展的现实需要而提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构筑共同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石

如何在新时期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国内各界尤其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有学者提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家园)和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中华民族(家人)是祖先留下的两大遗产,李大龙研究员认为,应该再补充一个以“大一统”思想为核心内容的中华文明,与家园、家人共同构成三大遗产,也是重要的精神遗产。对这三大遗产的继承和发扬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资料来源。

1、共同家园的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

自成体系的地理环境,没有域外势力介入的情况下,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能在这一农耕、游牧、渔猎等兼有的自称体系的“地理单元”中逐步实现着“自然凝聚”,总结为“自然凝聚,碰撞底定”。

2、在缔造过程中交融而成的家人: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nation)是源自西方语境下的概念,并不适合诠释中华大地上人群交流交融的历史。中华大地上的人群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及在这一过程中处理不同群体之间关系所体现出来的智慧,应该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要内容。

3、主导家园缔造和家人凝聚的“大一统”思想: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

“大一统”思想体现着中华民族先民处理天、地、人之间关系的最高智慧,其思想内涵与实践不仅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也应该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要内容。

讲座最后,李大龙研究员进行了总结,第一,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伴随着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形成与发展而出现的“超民族共同体”,属性相对应的是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与我国56个民族成分并非简单的“合称”关系,而是交往交流交融的血肉联系;第二,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路径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可以称之为“自然凝聚”;第三,“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体实践应该紧紧围绕共同家园的缔造、缔造过程中凝聚为家人的交往交流交融的“血肉”关系,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华民族先民创造的以“大一统”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展开。中华民族在“自觉”阶段所产生的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则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抵御外侮,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百年历程中的自觉意识,当然能也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要内容。

报告结束后,听众反响热烈,提问踊跃,李大龙研究员一一给予了专业的回答。最后,彭勇院长进行总结,认为李大龙研究员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问题,从专业历史学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做出了很好的回答,对于统一的国家和政权、“大一统”的思想核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共同的文化、文明、理想追求、精神风貌,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各阶层之间是交往交流交融的家人和血肉联系等问题,做出了很好的指导,并对李大龙研究员前来授课表示谢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