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郑大华教授应邀到历史文化学院讲座

【发布日期:2021-06-17 | 点击数:

2021年6月15日晚,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史学名家系列讲座第100期在文华楼东1106教室举行。此次讲座由第十三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郑大华教授主讲,讲座主题为《从自在到自觉——中华民族观念的提出、发展与形成》。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张晨怡教授主持,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彭勇教授、副院长陈鹏副教授等100余名师生参加。

讲座伊始,郑教授通过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梳理,提出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是贯穿近代史始终的两大思潮。近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正是在民族主义的影响下不断变化的,西方文化冲击了传统民族主义天圆地方、华尊夷卑、夷夏之辨的旧观念,使得近代中国以更加理性客观、开放包容的姿态学习西方、审视自我。此外,近代中国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激起了广泛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与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潮相比,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对群体、阶级、国家整体的强调与民众的情感心理相适应因而得到近代中国民众的认可。

之后,郑大华教授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历程,并划分出清末民初、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四个关键时期。“中华民族”这一用语最早由梁启超提出,杨度、章太炎也相继使用“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来论述自己的民族思想。郑教授指出上述学者的政治立场影响了他们对“中华民族”内涵的界定。梁启超和杨度因自身立宪派的身份而强调“文化民族主义”,即以是否接受儒家文化为划分依据,因此强调融合各少数民族成一家,章太炎则因自身革命派的身份,强调“排满”和“种族民族主义”,主张建立由单一民族建立的国家。

中华民国成立后,倡导“五族共和”的建国理念,并成为“中华民族”概念形成的重要基础。五四运动时期,“中华民族”概念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但还存在着“中华民族”与“中国民族”混用的现象,其中前者强调的是文化历史认同而后者强调的是政治法理认同。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族面对共同的危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以及中华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最终促成了“中华民族”概念的成熟。

郑教授特别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华民族”观念形成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1936年,中国共产党结束长征并建立陕北革命根据地,经过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同西南少数民族的交流接触,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关系有了更加清醒成熟的认识。经过党内的不断探索,毛泽东主席在1939年12月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系统阐述了“中华民族”相关问题,指出中华民族是拥有几千年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的民族,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对各民族历史文化共同体的称呼而非哪一个单一民族,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等各项原则主张。郑教授指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表标志着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最终形成,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讲座最后,郑大华教授与同学们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并由张晨怡教授做最后总结。讲座共持续两个多小时,聆听讲座的师生均收获满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