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
多重证据法下的敦煌西夏石窟分期
主讲人:
赵晓星研究员
主持人:
蒙曼教授
腾讯会议:
324 894 789
讲座时间:
2021年3月23日
主讲人介绍:
赵晓星,女,1980年出生,吉林省梅河口市人,200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历史学博士。2007年进入敦煌研究院工作,现任敦煌文献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敦煌文献与敦煌石窟研究。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访学,任东洋美术史研究室客座研究员。2016年入选“文化部青年拔尖人才”,2017-2018年度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020年入选“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
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项目等多个课题,在《文艺研究》《中国藏学》《兰州大学学报》《敦煌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主要著作有《吐蕃统治时期敦煌密教研究》《梵室殊严:敦煌莫高窟第361窟研究》《沙漠中的美术馆: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之外的敦煌石窟》《敦煌落蕃旧事》。论文《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落蕃官初探》和系列论文《莫高窟第361窟研究之一至之十一》分别获甘肃省第九次和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著作《沙漠中的美术馆:敦煌莫高窟》入选2016年甘肃省优秀科普作品。
讲座内容介绍:
本次讲座主要围绕千佛绿壁画的归属、回鹘洞窟的时间界定、西夏前期的莫高窟、河西区与中心区的石窟比较、西夏后期的敦煌石窟,及敦煌西夏后期石窟的特征共六个问题进行讨论。直到十一世纪末西夏所辖的敦煌地区仍然存在诸多威胁,因此这一时期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洞窟营建活动。此时在莫高窟只是进行少量洞窟的重修重绘,包括莫高窟莫高窟第340、395及206等窟。莫高窟存在的大量“千佛绿壁画”洞窟,主要属于曹氏归义军晚期和沙州回鹘时期的重修工程,西夏前期很可能极少从事此类重修活动。西夏时期敦煌地区真正意义上有规模的洞窟营建,实际上应是到了仁宗仁孝时期(1124-1193),这也与河西地区在西夏中后期受到重视的历史情况密不可分。这时的敦煌有了营建原创性洞窟的能力,并在吸纳周边佛教艺术后形成了西夏风格,出现了以榆林窟第2、29、3窟和莫高窟第3、465窟及东千洞第2、5窟为代表的一系列经典洞窟。西夏时期的敦煌石窟营建可分为前后两期,主要的代表洞窟均营建于12世纪后半叶的西夏后期。后期的西夏石窟艺术表现了题材内容和风格上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创造出了此时适应敦煌地区民族众多、审美观独特的成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