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讲座纪要:我的读书生活和治学体会 ——与研究生同学切磋共勉(主讲人:历史文化学院李鸿宾教授)

【发布日期:2021-03-05 | 点击数:

2021年3月2日晚7时,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0级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通识课程(“中国史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指导”)系列讲座在腾讯会议平台拉开帷幕。首次讲座由本院李鸿宾教授主讲,题为《我的读书生活和治学体会——与研究生同学切磋共勉》,吸引了校内外80余人在线参与。

在上半场讲座中,李老师主要谈及“古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他首先将中国乾嘉考证学派和德国兰克史学作为传统治学的代表,指出二者在方法论上异曲同工,都认为通过对史料(以文献为主)进行整理、分析、排比、考辨之后,能够获取客观的历史真相。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考证为核心的学术训练模式。李老师以隋唐五代史的研究为例,向同学们提出两条建议:一是对不同史料的特性要有清晰认知,做到有的放矢、灵活运用。例如两《唐书》和《资治通鉴》能够较为完整地揭示出时代风貌,需要通读;《唐六典》、《唐大诏令集》等反映历史某一(些)面向的,属于工具书性质,有针对性地参考即可。二是选择研究课题时要做到“点面结合”。要对历史脉络(包括时间上的前因后果和空间上的东西四至)有清晰的把握,再选取一个能反应和体现历史时空特点的专题,精准定位并分析其价值及意义。老师提示大家,若宏观基础和架构不够牢固、眼界不够广阔,研究便会陷入“碎片化”误区。宏观视野的建立和拓展除依托原始资料外,通史类教材、尤其相关的学术作品等予以完善不可或缺。

但考证方法有其内在的局限。一方面,历史本身庞杂无比,史料的记载有限,后人无法用有限的史料还原全部历史;另一方面,历史的记录和解释本身有无法避免的主观意向,例如《旧唐书》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唐朝语境,《新唐书》、《资治通鉴》更多体现出宋人的观念;客观、完整的历史“真相”很难获取,虽则如此,历史学者仍要抱持“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心态以待之。

李老师随后从法国年鉴学派入手,介绍了20世纪初期的新史学理念。年鉴学派认为传统史学限于政治、军事这些“大端要事”,忽略了社会生活的众多面相;过于追求王侯将相、达官贵人而普罗大众、芸芸众生的存在可有可无;研究视野聚焦于转折点、大事件,生活常态、历史趋势则了无兴趣。年鉴学派则提倡拓展视野、加强历史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提出短、中、长“三个时段”概念,强有力地挑战传统史学,重新定义历史的主体。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是年鉴学派的经典著作,值得大家学习。

下半场的讲座,李老师介绍了前贤治学对他产生的影响和启发。他强调,研究的高度取决于阅读精度、广度和自己思考的深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阅读时要向“古今中外巅峰者”看齐,学习他们的过人之处。如陈寅恪先生能敏锐抓住历史内在的深处,做出总结;田余庆先生精准拿捏零散史料(碎片)后的主旨脉络;费正清、柯文、孔飞力、周锡瑞、罗威廉等海外学者研治中国历史时秉持的“横向对比”的开阔思路等等。老师建议同学们要打破学科壁垒,吸收人类学、民族学和政治(哲)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阅读外语学术原著,扩展自己的视野,为学术走向精深奠定基础。老师特别鼓励同学保持追求进步的心态,追寻自己的学术兴趣,做到兴趣与专业研究的衔接以孜孜不倦,享受生活的乐趣。整场讲座,使我们受益匪浅。

供稿:余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0级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