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我院李鸿宾教授专著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

【发布日期:2024-08-06 | 点击数:

近日,我院李鸿宾教授专著《墓志所见唐朝的胡汉关系与文化认同问题》荣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人文社会科学)。该书是他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墓志所见唐朝的民族关系与文化认同问题》(批准号:09BZS038)的最终成果。该书选取高车·拓跋、吐谷浑和粟特三个族群的个案作为样例,将墓志资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并在充分参考中外同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三章对唐朝时期的外来族群在中原汉地的活动情况及其反映的胡汉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考证,旨在阐释唐朝多族发展走向之诸种相貌及其因果关联,进而映现那个时代社会的主旋律。

第一章涉及的是高车·拓跋族系的南下与政治认同。本章选择是云偘、贺拔定妃、贺拔亮及其夫人张氏等四合墓志,具体分析了他们高车人的族源、他们依附于草原的鲜卑拓跋人并拓跋化的情形,以及随拓跋人南下中原汉地所引生的族属、文化的转型。第二章论述的是步入汉地以后吐谷浑人的命运。首先讨论了吐谷浑王族进入汉地后其族属顺随政治命运的变迁而摆动,继之又以平民身份的念子家族为例,揭示出王族以外的吐谷浑人适应汉地生活而发生转变的轨迹。第三章讨论的是粟特人在汉地的生存方式。作者首先选择居住在长安、洛阳的粟特人与北部六胡州群体的聚集两条线索,讨论他们对朝廷的态度、自身认同之出现差异的地缘性关联。

全书以新出墓志为要,从中心与外围等诸多层面阐释了唐代的胡汉关系和文化认同的问题。作者对有关王朝时代的胡汉关系、文化认同等国内外各种理论做了分析,厘清了该书涉及的民族、族群、汉化、涵化、胡汉、认同等概念,在把握各种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针对非汉人墓志所呈现的胡汉关系,力图将这些北朝到隋唐时期墓志的书写置放在研究对象所在的环境中,从参与者的诸多层面观察和理解其内涵,突破了汉文书写的障碍,有助于了解王朝国家的基本特质。(历史文化学院宣)


文/图:李鸿宾

初审:赵逸妍

复审:陈鹏

终审:彭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