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彭勇主持的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编号21ZDA06)顺利通过专家匿名评审,经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验收,准予结项,等级优秀。
研究成果以专著形式呈现,对有史以来北京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北京所处的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位置,从农耕文化与游牧民族关系上讲,从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关系的角度上讲,北京地区各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华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都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影响。北京各民族的“三交史”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影响之下,北京历史文化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代表。研究可以帮助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不断增强对首都北京,以及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史料整理方面,辑录了具有代表性、能够真实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北京地区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状况的史料。成果拓展了北京“三交”史料整理的范围,特别添加了“按语”部分,主要是考虑到“三交”史研究是一种全新视角的研究,从传统文献中解读出三交史实,也是指导研究的利用三交史料的一种尝试和创新。形成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的路径和方法系统思考。
本成果也是中央民族大学和历史文化学院有组织科研的具体体现,项目建设由尚衍斌、赵令志、哈斯巴根等知名教授参与指导,由吴天宇、廖靖靖、蔡亚龙等青年老师执笔,还有学院培养的优秀博士生段晋媛、王春伟、张无尽、白音娜、李骁航和刘诗扬等直接参与,在读研究生参加史料的收集、整理和研讨,老中青三代、师生一起共同完成了这项重要的科研项目。

文/图:彭勇
初审:赵逸妍
复审:盛肖霞
终审: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