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历史党建∣党建引领,在书香文物中共绘“三交”

【发布日期:2024-04-22 |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形式,在专业领域挖掘“三交”史实、讲好“三交”故事,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团结书社联合举办“书香民大·博古通籍——三交之中华共龙”、“一物一说,共绘中华——历史上的‘三交故事’”系列活动。

   2024年4月18日上午,历史文化学院党委邀请民族博物馆林文、团结书社曹红玉与学院团委、教工支部、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联合举办“品鉴‘三交’史文物,厚植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活动,历史文化学院廖靖靖老师担任主讲人。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王洁、团委书记范钰婧、教工党支部书记严赛及部分研究生党员出席活动。

活动伊始,廖靖靖老师向大家做活动介绍,带领大家透过文物中龙的形象,进一步理解中华民族千百年以来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本次所见文物均为民族博物馆从馆藏五万多件珍贵文物中挑选而出,是汉、藏、满、苗、彝等各族文物中的典型代表。

廖老师首先分享了苗族传统背儿带上的“二龙戏珠”图案,图案中龙的形象虽然与常规所见的龙形象不符,但仍能一眼认出龙的形态,这深刻说明了不同地区、民族间的龙在差异中体现共同之处。接着,廖老师又讲解了蟒袍、铜器等不同物件中有关龙的多样纹饰,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文化和谐共生的交往交流交融画卷。

互动环节中,林文老师简要介绍了龙袍与蟒袍的关系,以及鼓藏节上的服饰中的龙元素;严赛老师为大家讲解了民族服饰中龙图的寓意;范钰婧老师与同学们交流与龙有关的各类文化活动体现出的民族文化认同;廖靖靖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不同时期龙字的结构差异,同学们辨认并体验写“龙”字、画“龙”形,通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书法结构变化,感悟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龙形象的认识流变。

活动最后,学院党委书记王洁总结发言。对《三交之中华共龙》展览与读书活动表示肯定,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学习形式,促进党建思政、课堂讲授、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对廖靖靖老师的精心准备、细致讲解表示感谢!让文物说话,讲好“三交”故事,以学促研、以研促宣,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