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我院李鸿宾教授近期从事的学术活动综述

【发布日期:2020-09-01 | 点击数:

我院李鸿宾教授在“疫情”期间如同以往,继续从事学术研究。2020年年初至今,除了学期之间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常规(视频)教学之外,他还做了大量学术工作,现分述如下

一、学术活动

李鸿宾教授受北京外国语大学邀请,于2020年7月9日参加了该校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开题报告会,并针对石云涛教授负责的项目做了发言。7月18日,应凯风基金会、凯风研究院邀请,参加他们主持的云端沙龙“华夏、诸夏与天下”腾讯视频学术研讨会,并作评议。7月25至26日,又受中国民族史学会的邀请,参加了他们组织的“‘边疆·民族·历史’青年学者论坛之五:档案、碑石与出土文献——基于新见史料的中国民族史研究”视频会议,并做大会总评。他每次评议,均事先精读论文,所作的评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学术意义,广授受评者和听众的欢迎,在扩大我校学术影响的同时亦提高了学校的声誉。

二、社会(学校)服务

在这期间,他与我院其他4位教师,共同筹措《中华民族史》慕课讲授,于2020年7月10日至8月31日间通过“学堂在线”平台向全国播送,为中央民族大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与此同时,他积极为国家的学术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以此服务社会。仅在今年上半年,他即参加了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初评26份、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通讯评审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鉴定1项、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基地项目“丝绸之路古文明调查与研究”(第二期)报告1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遴选博士生指导教师同行专家评议意见1份、厦门大学评聘副教授同行专家鉴定书1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边疆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稿件评审累计13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评审1份、教育部学位中心答辩前送审博士学位论文评议5篇。

作为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他上半年参加了教务处组织的民族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评比项目、一流本科建设实施方案和2020年度校级教学项目、“北京市高校本科育人团队”和“北京市高校本科教学管理人员”项目、“北京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教材课件”等评审工作,累计54项。

三、科研成果

今年上半年,李鸿宾教授出版了一部《疆域·权力·人群:隋唐史诸题专论》论文集(人民出版社,2020年);校订了一部英译汉《金石——中国宋朝的崇古之风》著作。

发表了《唐朝胡汉互动与交融的三条线索——以墓志资料为中心》(《民族研究》2020年第1期)、《唐朝地缘政治中的河西走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一部明了古代中外交往必备的工具书:<丝绸之路辞典>书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35卷第2辑,2020年)、《墓志书写的模式:唐朝国家权力的支配性作用》(谷更有主编《胡如雷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理解唐朝胡汉关系的三条线索》(《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1日)和《万里长城·“一带一路”与人们心态的展望》(《万里长城》2020年第1期)等论文和书评计6篇。

关闭